[新聞稿] 拒絕基改作物進入學童午餐,高雄市跨出第一步

您在這裡


拒絕基改作物進入學童午餐,高雄市跨出第一步

 

2013912

稿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 持 人 : 黃柏霖議員、張豐藤議員

主辦單位: 高雄市議會

時  間: 2013-09-12 14:00 ~16:00

地  點: 高雄市議會1樓簡報室

 

  高雄市議員張豐藤與黃柏霖於2013912日在高雄市議會共同召開「體檢高雄市校園午餐」公聽會,此為台灣首次在公部門層級討論基改作物和校園午餐問題,現場邀集學者專家、高雄市政府相關單位、學校營養師、業者和家長等三十多人,針對校園午餐中基改食材的問題進行討論。國人平均每年消費約11公斤的黃豆,豆腐、豆乾、豆漿等經常出現在國小學童的校園午餐菜單當中,家長、教師和學生卻鮮少意識到風險未知的基改黃豆更是食品安全的另一未爆彈。

 

   本次公聽會達成具體結論,教育局及相關主管單位將要求各校把校園午餐中基改食材予以標示公告,提供家長和學生透明化資訊,此舉如能落實,可謂開台灣校園午餐管理之先河,以實際行動為學童營養與健康把關跨出第一步。

 

  台灣大學農藝系郭華仁教授直言,基改食品的風險問題至今眾說紛紜、疑點重重,基改黃豆有除草劑、農藥殘留高以及倉儲、運輸、包裝條件不佳等問題。以基改作物大國美國為例,有研究顯示,自從1990年代中期基改作物上市以來,美國民眾罹患過敏、自閉症、罕見疾病等情況較基改食品面市之前來得高,學者正在探討其中的相關性。然而,從動物實驗顯示,食用基改作物的問題可能潛伏二、三十年,或者禍延二、三代才發作,因此問題嚴重性非即時可以顯現,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應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禁止基改食品進入校園。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基金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國外研究者發現餵食基改黃豆的白老鼠、倉鼠發生不孕、腫瘤及其他病變基改食品問題叢生,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噸以上黃豆,根據衛生署的資料,其中超過九成是基因改造黃豆,也就是業者口中俗稱的「飼料級黃豆」,在美國、歐洲是拿來搾油和餵食牲畜的飼料,台灣卻將「飼料級」基改黃豆,就是高雄市和全國許多校園裡學童的午餐食材。主婦聯盟基金會分析集各國小、國中的午餐菜單,一週平均食用三到八項黃豆製品,至於素食午餐食譜,更幾乎餐餐都少不了黃豆製品。

 

  「關於人類食用基改作物的風險研究相當不足!」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林盟喬院長開門見山地指出,以人體實驗為例,目前根本查詢不到,沒有任何資料可以佐證基改食品是安全的。站在醫療工作人員的立場,他認為,基改作物不宜當作食品,尤其是孩童和孕婦食用的風險太高。若以目前科技的發展走向觀之,當作藥品尚可接受。

 

  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與會的高雄市民李昭吟說道:「身為母親,為家人準備三餐,首要考量就是安全。」她認為基改食品風險太高不安全,雖然四歲的女兒們還未入學,希望可以盡一份力量,促使高雄市府正視基改作物問題,「在我家寶寶上小學前,讓高雄市的學校全面拒絕基改食材進入校園!」高雄市福山國小家長會黃其君副會長指出,校園午餐資訊透明化相當重要,如基改食品標示方面,各級學校應依法行政,將是否使用基改作物食材公告周知,讓家長有依據來選擇,要不要讓孩子吃到基改食品。教育局科長黃麗滿在回答時表示,要做到午餐食材部分的管控,要求各學校做基改食品的標示應該可以做到。

 

  主婦聯盟基金會台南分會主委劉秀雀表示,未來高雄市教育局若推廣飲食計畫,主婦聯盟基金會將全力支援講師群和相關教材。基改作物和食品的風險不可忽視,「農民不種、廠商不賣、民眾不買」的三不政策是防杜風險的最佳對策。高雄市民應發揮拒買基改作物、共同購買非基改食品的影響力。

 

  高雄市多所國中小營養師與會分享實務經驗,岡山國中營養師易宗瑛指出該校午餐中板豆腐和豆類製品已採用非基改食品。但問題之一在於基改與非基改食品的分野,肉眼並無法分辨;而兩者價差問題亦需列如考量,人數少的學校可能較為困難。

 

  「平平是黃豆,非基改和基改黃豆放在你前面,你也看不出來!」 岡山地區的豆腐業者黃見萬先生十幾年前開始用非基改黃豆做豆腐,他認為衛生單位應該加強檢驗,因為黃豆產品要有檢驗,才能分辨是否含基改成分,政府把關很重要。

 

  張豐藤議員在結論時要求,高雄市政府相關單位如衛生局等應提供進幾年對黃豆玉米的抽驗報告,而教育局需正式行文各國中小將午餐食譜資訊公開,且在各校校園午餐招標規範中,明訂使用基改食品的資訊,如業者不使用基改食材,應以明文切結,以維護家長及學生知與食的權益。

 

 

新聞聯絡人: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秘書長黃嘉琳 0978-207831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秘書郭盈秀 02-23686211 ext 15

 

發佈單位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