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

您在這裡

作者
鄭 洵 / 政大教育系三年級

三個大學生,一個登山包,三支鐵夾子,兩個垃圾桶(洗衣籃),和三份「想讓家園更好」的堅定信念。由鄭洵(政治大學教育系三年級)、薛芮哲(政治大學企管系二年級)、蔡佩珊(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四年級)發起的撿垃圾淨島壯遊。

事情的一開始,其實只是為了一萬元。

今年年初,在學校的布告欄上偶然看到了青輔會「青年壯遊」的活動:只要你計劃暑假期間,在台灣進行具有公益性質的旅行,經過青輔會認可,就能獲得一萬元的補助金。在看到活動資訊的當下,我抱著「出去玩又有錢可以拿,多好阿」的貪小便宜心態,隨意找兩位朋友同行,組成這個活動團體。

在思考要做什麼公益活動時,我們列舉出了各式各樣的方案。有到台灣西部沿海的濕地做地理實查,紀錄濕地生態被破壞的狀況;有和偏遠山區的國小合作,設計為期幾個禮拜的英語夏令營,教他們英文會話……各式各樣的計畫,天馬行空的在腦中盤旋奔馳。但接著發現,我們雖然有關心生態的熱情,但卻缺乏對該環境確切的學術知識和專業思維;而對於偏鄉教學,雖然就讀教育系的我們擁有幾次實際的教學經驗,但仍沒有把握能在短短的幾天中,有效率並正確的將知識傳遞給孩子。正在苦惱之際,我們想起了街道外那些雜亂叢生的路邊垃圾。「撿垃圾」,一件簡單卻往往被人們忘記的事情,不就是我們能做的事情嗎?用不著博大精深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只需要一支夾子、一個塑膠袋,和一份對環境關懷的心就行。於是我們就這樣背起行囊、準備好道具,出發這趟淨島之旅。

我們以縣市為單位,一個縣市撿拾一天的方式,環臺十九天。各縣市的據點多是當地的熱門觀光景點(彰化大佛風景區、雲林西螺大橋、台中一中街、苗栗南庄老街等等),一來能幫忙各個市鎮把「門面」清掃乾淨,二來也能藉著景點的高人氣,呼籲人們對環境的愛護。

平常走在路上不曾注意,這次旅行一路走來才發現,台灣街道上,處處可見垃圾。菸蒂、檳榔渣、飲料罐和衛生紙,這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小東西,往往因為人們的粗心和僥倖心理,遺落街頭各個角落。有位前來參與活動的網友說,不要小看菸蒂的體積和質量,你以為他只是指紙和菸草的混合物,大地終究會把他分解,錯!香菸的濾嘴,是用一種名為醋酸纖維素的塑膠材質製成,它並不能被大自然分解,這樣人工的化學物質,就和塑膠袋或其他塑膠垃圾一樣,不僅造成環境髒亂,更會殘留在土壤裡貽害千年。

除了上述常見的垃圾外,我們還撿到尿布、掃把、吃剩的便當盒、毒品吸食器、針頭、鍋碗瓢盆,各式各樣讓人驚訝的物品,都在旅程的十九天裡遇見了。不禁思考起:人類,究竟把生育我們的地球,當成什麼了?對四十六億歲的地球老伯伯來說,我們只是它漫長人生中短暫的過客,他無條件的給予我們一切生命所需,毫不保留的讓我們在自然山林間恣意嬉戲,但我們回報它的,卻是滿坑滿谷的髒亂與破壞。站在池上鄉的稻田間,我低頭撿拾田間的垃圾,遲遲不敢抬起頭面對那片連綿疊嶂的青山。

其實我也知道,短短幾天跳點式的清掃,根本沒辦法確實讓台灣環境問題有任何明顯的改變,但我們這十九天的旅程,就像行動招牌一樣,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對環境愛護和尊重的決心,或許不知不覺中,這份堅持就像是種子一樣埋進人們的心中,當他們某天準備以任何大大小小的方式破壞環境時,想起在某條鄉間小路,瞥見我們撿拾垃圾時的一舉手一投足,而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那我們所做的一切,就不是白費。

十九天的旅程下來,我們見識到了人類的自私與殘忍,但也深刻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溫度。環島期間,許多網友在網路上看到我們的行程,二話不說的就拿著垃圾袋與夾子,親身響應。有高三準考生放下書本和考卷,義不容辭的獻出他珍貴的自修時間,穿著制服前來;也有上班族特別請了假,提著公事包打著領帶,匆匆從上班地點趕來響應……,人們大可以在看完我們的報導後關上電視機轉眼忘記,但他們卻選擇用行動對我們的理念表達認同和鼓勵,並對家園付出真心。

旅程結束後一盤算,發現我們所花的旅費,早早超過了申請到的補助金一萬元。雖然因為這趟旅行,讓我們接下來的生活可能要吃好幾個禮拜的白吐司,但這其中所獲得的思想衝擊和存檔在腦中美麗的人事物,絕對是好幾萬元也買不來的寶物。

註:「撿」單藝術--那些帶得走的美facebook社群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implebeauty2012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