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繪本去旅行》「想生金蛋的母雞」
您在這裡
原本天氣預報當天有雨,在夥伴們的集氣下朗朗晴空迎接大家的到來。集合時間還沒到但參加人幾乎全員到齊,辦活動前就聽夥伴說過隨野家在親子圈中是很有名氣的,這次報名額滿人數不斷向上調整,儘量滿足大家想來的心。
早上夥伴佩玲分享和蛋相關的「雞本知識」,一開始來個千年大哉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然後講述雞蛋和小雞產出的不同,母雞要長到多大才能下蛋?多久生一顆蛋?雞蛋要如何保存等等。
今天來到雞蛋產地,由夥伴足芬帶著孩子們用最新鮮的食材手做雞蛋布丁,材料只需要雞蛋、鮮奶和鮮奶油。現代人易麩質過敏,足芬用超級水磨蓬萊米粉亦稱米穀粉取代低筋麵粉在家先製作米蛋糕,材料一樣有用到雞蛋,從大人、小孩臉上的滿足表情就知道單純食材真的很好吃。
故事上場了!夥伴靜萍帶著大家一起閱讀「想生金蛋的母雞」繪本,繪本一開始就是母雞們咳嗽咳不停,書中提及因住的很擁擠、雞毛滿天飛、雞大便等等因素造成,但書中有一隻小母雞努力掙脫現有的居住環境往外發展,除了為自己也為其它的母雞爭取到自由開闊的生長環境,最後大家最關心的是小母雞有產下金蛋?雖然它不是金蛋,但卻是一顆幸福的蛋,有快樂的母雞才會有健康的雞蛋。
蛋雞飼養的環境大約分籠飼、平飼和放牧飼養,目前台灣約九成的蛋雞是飼養在格子籠中,也就是俗稱的籠飼,其生長的空間是2~4隻母雞全部擠在一張約A4紙張大小內。夥伴麗芬因此設計一款「母雞有事嗎?」的遊戲,遊戲分為5關體驗,依據母雞生長的環境空間讓參加人設身處地感受,其中一關就是在地上擺上一張A4大小的紙張,由全組人員想辦法站上而且在一定時間內雙腳不能離開這張紙,這時就看到有人前面抱一個小孩,後面揹一個小孩,身切感受母雞如果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它可能產下健康的蛋?
中午大家享用完小雞便當後,農場主人佳慈帶大家先認識農園設計,如何就雞的觀點為它們打造適合的居住空間,之後帶著大家一起調配雞的飼料,但在進入雞舍前,佳慈先說明餵食規則,請大家進入雞舍後先蹲下放低身段,雙手捧好飼料碗,因為雞會很用力吃而且會多隻擠上來一起吃,請大家不用害怕。餵食完後佳慈慢慢引導孩子親近雞,甚至將它們抱入懷中,孩子臉上的表情由一開始的害怕,慢慢露出開心的笑容,雞在孩子們溫柔的懷抱中顯得很安心。
最後參加人回饋活動有趣,認識新知識,有動手做,親近雞環境,知道人道飼養的重要性,獲得很多以往不知道的資訊,讓孩子認識放牧雞的環境,近距離接觸雞很棒及讓我們更知道如何選蛋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