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綠色女力」國際論壇之一「我們的減塑生活」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基金會30週年「氣候變遷與綠色女力」國際論壇之一「我們的減塑生活」,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長張明純主持,邀請台中分會志工陳穗妮、小事生活負責人洪平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員許惠婷,以及指南國小的老師張欣怡、黃淑婷來擔任引言人,報告減塑實踐經驗、所遇到的困難,指出未來可能改進之建議與方案,並與韓國婦女環境網(KWEN)的李安素暎、現場聽眾進行與談。

小事生活・無塑生活實驗空間負責人洪平珊說,她從2013年開始嘗試無塑生活,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減塑是像苦行僧一樣,無欲望的生活,但並非如此。透過減塑行動的過程,也讓她重新思考,我們是否問對了問題。她說:「我們往往急著找答案,卻忘了想:問題問對了嗎?例如:問題是塑膠的替代品是什麼?應該去想的是,這些塑膠袋都是必要的嗎?」

很多時候,減塑的替代方案可能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很難持續下去。因此,有趣是很重要的。洪平珊強調:If it is not fun, it is not sustainable.(行動如果不有趣,就很難持續下去),在結語時特別強調,要推廣的是一個不逞強的無塑生活。想要持續下去,就讓事情變好玩。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長期關注在地的校園午餐、空氣污染等議題,在減塑這件事情上也不遺餘力。這次派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的志工陳穗妮分享台中的減塑經驗。去年主婦聯盟台中分會舉辦了減塑競賽,希望藉此激發更多有創意的減塑方案,特別是大學生很多人都是外食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因此希望透過競賽活動在大學生族群中推廣減塑的概念。

減塑競賽的成果大致分為三大類行動方案:「輔助型服務」、「教育推廣」、「生活實踐」,像是發展不鏽鋼餐盒或是塑膠袋重複使用的借還系統、透過繪本故事到幼兒園宣傳減塑理念,以及分享創意方式來增加減塑的生活實踐。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員許惠婷則是分享了辦公室的減塑趣事,像是曾經有同事自備便當盒,卻被老闆轟出去,因為圓形便當盒,會破壞蛋包飯的形狀。因為環境資訊協會的「垃圾追追追計劃」,跟著垃圾車到了一個垃圾掩埋場,表面上被復育為景觀公園,發現有一角靠近海邊已經裸露出來,隨著海浪的拍打,各種垃圾就不斷地沖刷進海裡,我終於知道原來垃圾車載走的垃圾一樣還是有可能進到海中,因此決定開始減塑生活。

一開始是用鍋子裝鹹酥雞,布衛生棉,後來到月亮杯。減塑不是一步到位的過程。變成辦公室生活守則,再後來又變成徵求志同道合的工作夥伴。我們在辦活動時也會採用減塑的方式來辦。

指南國小教師黃淑婷說,指南國小位於市區的邊陲地帶,有大自然美景、野生動植物,附近還有貓空茶園,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老師在環境教育上能夠有更多發揮。去年學校收到市府發的公文,要求學校開始禁用一次性餐具。雖然公文上有但書,辦理大型活動若經同意則可以使用一次性餐具,讓許多學校因此鬆了一口氣,但不禁讓人開始反思,辦園遊會一定要用一次性餐具嗎?過去的園遊會經驗是,活動結束後還要花兩小時清理,而且教室常常都是塞滿垃圾。因此大家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來一點不一樣的?

黃老師說,首先要取得校內行政共識,再與家長會達成共識,最後再請導師跟家長溝通。與此同時也要透過課程宣導,讓家長、孩子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最後再付諸實踐。中間也有遇到一些困難,像是家長抗議,或是園遊會攤位因不同容器兒難以計價,此外還有剩食問題,洗碗是否因此浪費水等等。經過許多磨合和溝通,最後在家長的支持和校長的信任之下活動圓滿落幕。

韓國婦女環境網的李安素暎回應,今天的經驗分享大多都是生理女性,未來若能多教育男性,讓減塑運動跨越性別的疆界會更好,也讓透過無塑運動讓生活更美好。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