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815大停電轉化為改變的契機
您在這裡
815的晚上,您家也停電了嗎? 當晚大潭發電廠由於誤關氣閥,導致滿載時能提供北台灣1/3用電的大潭電廠,6台機組全數跳機。讓台電啟動罕見的分區限電。而上一次全台大停電,已經是921大地震時。
停電危機早已存在
除了815外,其實近期還有好幾次有驚無險的事件,但因沒有造成大停電,所以較少受到關注。
- 2016年3月10日,核一廠緊急停機4天,據調查結果顯示是30年的老員工「誤觸開關」,導致額外冷卻水進入反應爐,使水位過高、引起跳機。
- 2017年6月2日,核一廠2號機於因北部降下豪大雨,導致3座電塔中,其中1座倒塌,導致發電機、主汽機跳脫,引發核一廠2號機停機,至8月仍未修復。[1]
- 2017年7月29日,因尼莎颱風導致和平電廠輸電電塔倒塌,電力無法外送,台電的備轉容量及備用容量頓失132萬瓩,全台進入限電危機,由於電塔倒塌修復須兩周時間,行政院即要求公務機關中午時段關冷氣以降低尖峰用電。
- 2017年8月14日,就在和平電廠的電塔終於修復後,15日上午又因為破管而造成限電危機。
讓考驗轉化為改變的契機
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台灣除了要面對颱風、豪大雨、土石流等天災威脅外,漫長的酷熱天氣也讓台灣夏天的空調用電急劇增加,在在考驗我國供電系統的發電和管理能力。
不過,能源議題牽涉的層面非常廣泛,815全台大停電事件也讓民眾在網上熱烈討論。但是除討論台灣的電夠不夠用外,我們要如何避免突發的停電事件再次發生?甚麼樣的能源能兼顧經濟和環境?甚至,經常被忽略的社會面向,如何讓公民成為能源轉型的助力?以上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也不是光靠單一團體甚至個人就可以找出讓全社會都滿意的答案。
雖然能源的問題非常複雜,更涉及全體社會利益。可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2011年9月,韓國首爾也發生了無預警的限電,但首爾卻讓這次危機成為日後市長和市民共同行動的契機,並定下「省下一座核電廠」的目標。這座有一千萬人口的城市,竟在一年半內成功省下204萬噸油當量能源,相當於一座核電機組一整年發電量,也將能源自給率從2.8%提高到5%[2]!
能源轉型,需要你我一同努力
目前台灣的住商電價為全球第3低,工業電價為全球第8低[3],多國研究及經驗均顯示低電價有礙更換節能設備、綠能投資的意願。因此本會也在7至8月的《能源轉型白皮書》預備會議中,多次向政府提出台灣必須在兼顧社會公平的原則下,重新審視及調整電價,一方面顧及弱勢的用電需求,另一方面以合理的方式加大電價級距來抑制過高的用電行為。
能源轉型,除了共識跟行動,也需要全民願意一起行動。因此,本會在過去2年積極推動公民電廠,希望讓大眾有參與能源轉型的實質機會。公民電廠的出現,是希望利用再生能源和不分黨派的群眾力量,讓社區或地方能以當地的自然資源、資金來發展綠色能源。同時,其發電收益更可作為社區內老人、弱勢、社區營造等資源,讓綠能不僅是電力的能量,更能成為改善社區的力量。此外,公民電廠的發電方式多為再生能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污染的爭議,未來搭配電網技術,更可分擔一部分目前電力系統過於集中的風險。
雖然公民電廠和其他能源技術一樣,不能完美解決所有問題,但公民的參與,卻是增加社會對於能源轉型共識的途徑。面對天災、人禍,有時我們只能承認自己的限制。但我們仍然可以抱持希望,期許這次限電和大停電事件,能幫助我們全面檢視能源問題,努力踏上能源轉型行動的契機。
[1] 洪敏隆,2017。〈別再喊重啟核一 台電倒塌鐵塔根本沒修〉,《蘋果日報》,2017年8月17日。https:// goo.gl/yDEE47。
[2] 蔡卉荀、李翰林,2015。〈串起能源改革的珍珠〉,《地球公民基金會》。https://goo.gl/HVy6zx。
[3] 台灣電力公司,2016。〈2015年各國電價比較〉。https://goo.gl/zDdX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