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

        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令科學家擔憂,「人類世」一詞因憂慮下誕生,2000年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aul J. Crutzen於墨西哥某研討會上倡議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來強調人類活動已成為一種地質營力。
    近年來國際上不少博物館在展覽中呼應人類世概念,臺灣近幾年來也興起人類世的討論熱潮,然而人類世的討論範圍不僅止於災難、環境韌性或環保意識,它更帶來多種學門跨界合作及整合常民或傳統知識的契機。

       「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介紹臺灣多元族群的節慶料理,同時揭開節慶餐桌背後的故事,包含「年菜與他們的產地」、「看不見的年夜飯」、「永續的餐桌」之展示單元,介紹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海洋塑膠垃圾問題、糧損與廚餘問題、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生產挑戰等議題,並藉由臺灣各地不同族群與社群進行永續的餐桌行動,鼓勵大眾重新想像人、節慶餐桌與大自然的關係,以創造永續節慶文化。

        接下來又是我們的農曆新年,在開始準備年節祭品及佳餚時,建議,可以先來參觀這次的特展,先明白每一道菜背後的文化意涵;再想想:年節的採購除了家人的喜好外,要多注意哪些環境相關議題才能讓餐桌上的美味「永續」?

 

台灣多元族群的節慶飲食

        展覽以「臺灣多元族群的節慶飲食」作為開場:︰無論是哪一個族群,每年都一定會有全家或全部落團聚的團圓飯,這樣的饗宴裡充滿著與親友談笑的歡樂,富含著對未來一年豐足的想像,也標誌著自己的文化身分與認同。

       展覽圓桌上的食物,除了有華人(漢族)的過年菜餚如客家人的菜包、火鍋、大封肉、烏魚子、春花、黏錢粿等等,當然也有臺灣本土原住民的各種看來像粽子的食物還有一一的解說,例如Abai/ Avai 阿粨是魯凱族霧台部落、北排灣地區的重要祭典食物,可比農曆新年的禮盒;還有一種叫Cinavu,是南排灣族的……還有Banh Chung va Banh Tet 方粽和圓粽,就是越南朋友過年要吃的粽子。

        還有代表其他種族、文化的賀年或重要節日的食物如:烤火雞,很可以代表英美朋友重視的感恩節、聖誕節或新曆年主要吃的食物!不過,展覽中日本新年語句下有標誌著「魚生」的一盤,不是日本人過年的壽司或年糕,而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過農曆新年時的特色賀年食品的「撈起魚生」。希望,有機會可以詢問導覽員確認。餐桌上另一道苦瓜包肉湯引起我們興趣,我們過年並不吃苦瓜,原來是越南新住民、移工,取其諧音「苦過了」象徵過去一年的辛苦過了,接下來一年會更順心。  

文化傳承

        節慶食物不僅傳遞家人間的感情,也蘊含著家族歷史,標誌獨特料理邏輯,身分、認同、文化精神也隨著節慶與飲食代代相傳

        客家人,嗜吃各種米食,客家人過年過節的粄類糕類我無一不愛,其中有一道年菜是身為客家人的我從來沒有在別人家看過的:炸紅豆年糕配雞雜炒酸菜。聽起來有點恐怖,但這道菜一上外婆家的餐桌就會被一家大小搶食、佔據大半個胃,所有人都想趁過年一次吃個滿足,小時候我對這道點心的期待程度堪比領壓歲錢。

        以惜食角度來看,變換料理方式、嘗試各種搭配是增加料理趣味的一大守則,但外婆在變出這道菜以前肯定沒聽過什麼「惜食料理」,因為在客家傳統婦女眼裡,沒有浪費這件事。

        過年拜拜的每一副牲禮都會有雞內臟,除了跟雞肉一起白切沾九層塔醬油吃、拿來煮湯外,內臟好像一無用處,外婆於是將內臟當作豬肉絲,和醃了一年以上的酸菜一起拌炒,加了蒜頭、香菇炒出來的酸菜不會只有酸味,還多了一股香氣,對吃素已久的我來說,這是魂牽夢縈的味道。夾一片甜膩的炸紅豆年糕,中間放上鹹香爽脆的酸菜,捲起來一口咬下,那酸菜簡直是畫龍點睛、毫無違和感。這道夠酸、夠甜的過年點心,也賦予炸年糕另一種新滋味。

        牲禮象徵客家人對祖先與神明的敬重,酸菜則是客家人擅於保存食物的代表食材之一,至於紅豆年糕,它是永遠不變的年味。這三項食物重新排列組合後,更加深了我對客家人的自我認同,你依然可以說客家人很節儉,而這樣的節儉和愛惜,成了客家外婆獨有的餐桌風景。

 

來一盤,塑膠海鮮餐?

        年節期間容易產生大量塑膠垃圾,或許,我們可以透過行動上的改變,多一些對環境上的關懷。

        人類世,是地質學上沒有被真正認可的新世紀,但人類世的概念,指的是人類成為了改變氣候及生態最大的原因。此前的全新世,因為氣候穩定,是生態最多元的世代。

        「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展覽,則用海洋的角度,讓我們看到水面下的世界,是如何被人類所迫害。

        台灣雖然是海洋國家,但實際上對海洋生物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餐桌上的海鮮。但在人類世的破壞下,很可能以後餐桌上不是海鮮,更可能是塑膠了。

        人類相當於每分鐘倒一卡車的塑膠到大海裡,有統計指出2050年,海裡的塑膠會比於還多。因此,滿桌豐盛的年夜飯,以後可能不是海鮮,是塑膠! 相對於海中越來越多的塑膠,海裡的生物卻是日漸稀少。2015年,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因台灣遠洋漁業濫捕及違反人權,對台灣提出漁業不合作國家「黃牌」警告。後我國透過修訂《漁業三法》,設立漁業監控中心,並建置和裝設遠洋漁船電子漁獲回報系統,增聘國外港口漁業檢查員、海上觀察員等,直到2020年經過4年的努力才拿掉了黃牌。短短7個月後,又因為執法鬆懈遭到警告。

        不只為了餐桌,更為了海洋裡的生命,也為了有物種多樣性之島美稱的台灣。買海鮮請參考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也請多自備非一次性的餐具、購物袋以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智慧農業

        全球2050年預估有95~105億人口,糧食需求將面臨增加1倍的壓力,臺灣以熱量為基礎之糧食自給率107年為34.6%,在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日趨嚴重的困境下,農業生產風險增加,糧食供應短缺與糧價上升恐無可避免。近年來更由於農村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影響,從事農業人力大幅短缺,農業生產力受到相當衝擊。

        面對農田人力的缺乏及逐漸高齡化,智慧農業是未來的趨勢與發展,主要藉由生產管理上輔以機械設備、輔具及感測元件的研發應用,結合跨領域之資通訊技術、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區塊鏈 等技術導入,減輕農場作業勞動力需求,突破人力缺乏之困境,提升農業生產質與量。並藉由物聯網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建構主動式農業消費服務平臺,滿足所有農業利害關係人需求,建立更有效率的農場經營管理模式。

        結合智慧農業的技術,蒐集與擷取到的感測數據(如:溫溼度、光度、二氧化碳、土壤濕度、蟲害等)上傳至雲端資料庫,可以提供農田管理更多決策判斷及永續經營,也對未來植物醫師的田間協助有更多支持資源與資訊。

        「永續年夜飯」展覽,就是回應人類世──「近年來因著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頻傳,不僅造成經濟上損失,更是導致大規模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與地球共生共存,是我們必需思考的問題。

        走到展覽的最後「傳承的餐桌」,就更懂策展團隊的心思:先從看著的體驗出發,讓你記憶和那些食物連結,繼而產生情感的認同,再回頭去想什麼叫「永續的餐桌」?有些人很早就認知到如果不跟長輩一起學習家裡獨一無二的過節料理,您就會失去那些美食;但只有手藝卻沒有那些食材,又有何用?所以,我們需要重視年夜飯與它們的產地、看不見的「食材」、看不見的廚餘……我們須要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滿足現代人當下的需求,又減少損害後代人的需求的前瞻思考模式,同時要顧及環境要素(environmental aspect)、社會要素(social aspect)和經濟要素(economic aspect),期望透過這三個條件的協調與平衡,我們才有「未來餐桌」。

 

 

~更精彩的展覽內容,等待你的親臨參觀,展覽直到2022/10/30~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聯絡資訊: 02-2397-3666

票價說明: 全票20元;半票10

開放時間: 週二到週日9:30-17:00

活動連結: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