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實踐就是最好的批判:麥田狂想曲4.0

您在這裡

作者
施明煌/喜願麵包坊負責人

 

當前台灣持續低落的「糧食自給率」,應該同等於目前「人口出生率」負成長,以國家安全策略的對等位階,策略地結合民間自主消費團體與非營利組織投入輔導資源,暢通加工與銷售的滯礙,明確訂定出國家短、中、長提升「糧食自給率」的具體目標數據,而不是農委會用華麗的辭藻、口號所堆疊的書面報告。
 
因美援而改變的飲食習慣
 
1954年美國政府選定268所國小學童,辦理麵食營養午餐,這也是當時美國小麥生產過剩向第三世界所推廣的「麵食運動」,這就是以美國小麥為首的麵食製品逐漸成為主食背後原因,也讓我們重新省思美援的歷史定位。而國民政府在政治時局穩定後,由台灣省農林廳透過農會系統,鼓勵農民在秋冬裡作時節,擴大種植黃豆、小麥、玉米與各式雜糧,可算是台灣穀物、雜糧種植面積的鼎盛期,雖當時單位產量不高。
 
鼓勵種植雜糧作物
 
1960年間台灣的戰後嬰兒潮步入高峰,受西式飲食的影響與人口成長糧食供應問題再度逐漸浮現。1965年美援停止,1967年國民政府正式開放美國小麥進口,此時農村人口已出現往都會移動的趨勢,經濟以加工出口為導向,農地開始流失。
 
若依農糧署糧食自給率做交叉比對「熱量」與「價格」為權數的綜合糧食自給率的項目,其實我們進口大量穀物雜糧的黃豆、小麥、玉米、芝麻、亞麻仁籽、葵花籽、紅豆、薏仁、蕎麥、高梁、小米、葵花籽等食糧,才是糧食自給率不振主因之一。這些農糧雜作通常在國家機器相互交換中以「台灣不適合種植、不具備競爭力」為託詞,更策略性地讓農民棄種,甚至造成農村離農。
 
基於上述理由,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有效簡易的方法,首先要復甦台灣秋冬裡作的雜糧,活化多元農作,並與消費者直接連接,鼓勵更多在地穀物雜糧的生產。
 
稻與麥已成國人共同的主食
 
我們關心「糧食自給率」當然要努加入「大麵神計畫」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力維繫與推廣稻米的消費量能,但不能忽略「稻」、「麥」已成為常民雙主食的現實。獨尊「稻作」乃是官方一貫消極對應「糧食自給率」的簡化思維,應
積極正視小麥與其它雜糧作物多元存在的歷史。從品種、生產、採收、運用端持續品質的差異化與改良,建構台灣紮實的農業根底。
 
「麥田狂想」4.0
 
今年「麥田狂想」4.0在全省十個縣市共契作25.9公頃,以過去平均值預估收成將達47公噸,參與小麥契作的農友也躍進至45位。目前小麥契作已全面以「友善環境種植」(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化肥與不捕鳥)方式進行,但可以施有機肥料。各地小農更融入自行遵循的自然農法,充滿自主與多元的內涵,令人激賞。
 
「大面(麵)神」計畫
 
我們暫時擱置契作本土小麥與「糧食自給」、「農地多元利用」、「活化農村景觀」的價值,專門針對實際的「競爭力」做探討。那麼台灣種植小麥的競爭力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個就是「新鮮」。
而選擇以「麵條」(大麵)作為主軸,乃「麵條」為最貼近常民的食物,在食用調理上簡易方便且沒有保存壓力,另外更可緩解契作小麥在首波收成期的儲運壓力。「麵條」在閩南話常稱「大麵」,我們以「大麵神」作為展業計畫主題名稱,並以閩南話的「大面神」意即「厚面皮」交相呼應,因為本土全麥麵條在條狀上屬寬厚麵條,也期勉在推展上必須走入群眾,更勇於述說、推銷本土的全麥麵條。這就是2011年主推的「大面(麵)神計畫」。「大面(麵)神計畫」開拓,係決定未來「麥田狂想」最關鍵一年。屆時這「厚面皮」計畫,還需要大家鼎力支持!
 
最後,我們要感謝諸多平日關心「喜願麵包」與「喜願小麥」的朋友們持續的祝福!我們會努力的活著,一起成就我們對台灣農業美好的想望!
 
附註:本文原文將近7000字,若想瀏覽全文可上施先生部落格「喜願事誌」https://naturallybread.yam.org.tw/about/about-6.htm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4期會訊(2011.4.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