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地球一次機會-一次用品減量行動紀錄

您在這裡

作者
江宜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出門前,抽出信箱內的傳單,在捷運站用掉一個雨傘套,早餐的咖啡紙杯、杯套,午餐的便當盒,下午茶的飲料杯,晚上回家順便到超商購物,提回大大小小的袋子與層層包裝的食物……為了方便,我們習慣依賴這些生活中的「一次用品」,用完就丟,不再具有存在的價值。檢視一日生活,你可曾回頭看看自己身後的足跡?
 
這裡所說的足跡,是指「生態足跡」:生產一個紙杯,需要多少森林、水源用地?生產一個塑膠袋,需要多大的工業用地?排放多少二氧化碳?這就是我們的生態足跡,也就是為了供應人類經濟活動所消耗的自然資源面積。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估算,世界平均每人每年的生態足跡為2.2公頃,越先進國家往往有越高消耗量,如美國及加拿大分別是9.6與7.6公頃,台灣則是4.67公頃,略高於日本的4.2公頃;而印度及衣索匹亞則是0.8公頃,低於世平均。由此分布足見世界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先進國家過度浪費的現象,不僅佔用其他國家可使用的資源,也使人類總消耗超出地球所能負荷。
 
主婦聯盟長期關心簡樸生活及源頭減量議題。2008年開始與環保署合作推動一次用品減量工作,2010年下半年的宣導活動,便以「生態足跡」切入,來反省我們的生活型態。以台灣為例,一年消耗184億個塑膠袋、50億雙免洗筷、46億個寶特瓶、7.4億個拋棄式飲料杯……日常生活中有太多我們為了圖方便,卻造成龐大的環境負擔的物品。
 
常見的一次用品包括免洗餐具、塑膠袋、多重包裝材、節慶用品、選舉傳單、旗幟、廣告傳單及旅館用品等。製造一次用品的材料不外乎紙張及塑膠。紙張需仰賴砍伐森林,造成棲地減少、水土流失等問題;塑膠原料來自高污染、高耗能的石化工業,除產生直接碳排放,大量消耗水資源,更透過水、大氣循環散播工業汙染物,間接影響其他土地的自然資源生產力。這些環境成本,從未被計算進我們隨手即丟的一次用品內。當現在的產業及消費者都已習慣依賴其方便性時,等於是剝削自然資源,並預支未來世代的環境使用權利。
 
以台灣消費使用一次用品的習慣而言,食物包裝佔有相當大的部份,而其中不乏直接接觸食物的使用方法。獨立包裝、便於攜帶的食品,看似方便衛生,卻隱藏健康危機:紙張類食物包裝若以油墨印刷,常藉由和油脂接觸,釋出重金屬或苯胺類物質,造成神經損害或致癌風險;不管幾號的塑膠原料,均易在高溫或遇酸鹼的環境下釋出致癌物質,塑化劑、色料、安定劑等添加物,更易隨著接觸而轉移到食物中,造成健康威脅。
 
一次用品廢棄後處理也是個大問題,雖然已有資源回收制度,但實際執行成效即回收總量卻有待探討,曾有報導指出台灣80%塑膠袋未被回收利用,這些塑膠若掩埋處理,則佔用土地、汙染地下水;焚燒處理,則釋放世紀劇毒戴奧辛至大氣,污染範圍更廣大。從製造、使用到廢棄後處理,一次用品的生態足跡不斷擴大,而這些都是在我們「用完即丟」動作中累積出來。
 
本會2010下半年在台北、台中、台南共開辦30場巡迴宣導講座,另在台大農業陳列館舉辦一場座談會,邀請產官學三方代表與談,討論議題涵蓋:商家的垃圾減量及加強回收策略、綠色消費政策及環境賀爾蒙之健康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度開始,連鎖便利商店及飲料店業者必須以優惠方案「鼓勵消費者自備飲料杯」及「獎勵空杯回收」。綠色政策成為必然的路徑,身為消費者也應該好好思考如何以行動來響應。
 
看守台灣協會謝和霖秘書長曾提到:一次用品的正當性是該被檢討。塑膠原料的石油,一公升需要100噸的遠古植物,歷經數百萬年時間醞釀而成,而人類竟然使用一次就丟棄。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想法來改變自己:少用一次,就給地球多一次機會,也多愛自己一點。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3期會訊(2011.2.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