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P12|我們在日本似乎遇見了真正「以農為本」的營農光電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S2EP12|我們在日本似乎遇見了真正「以農為本」的營農光電!?|主婦聯盟的公正轉型故事】
 
立刻收聽:
▌為農業綠能找出「公正轉型」之路
當全世界正在努力推動「減碳」、「對抗氣候變遷」的過程中,其實現實社會中,很有可能有某些產業的工作者,應該因為「淨零轉型」新政策的推出,使產業現實整體大轉向,繼而失去賴以維生的工作、生存方式。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人們在探討「淨零」時,也同時會提醒,要關注因政策受影響的人們,才能公平、公正的轉型。
 
本期開始的系列節目,主婦聯盟想要跟大家溝通、討論一個重要的「公正轉型」議題 !我們認為,即便「能源轉型」是邁向淨零的重要途徑,但當這些「綠能」進入農業空間時,不應該造成農民從事農業的機會被剝奪!
 
因此,主婦聯盟在今年下半年,前往日本千葉、福島的幾個農村,考察並學習了日本的民間和政府在「農業綠能」這件事上,得到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我們也希望將這些經驗帶回台灣,希望能夠在未來政策討論過程中,提供一些讓「環境保護」與「農業/農村發展」雙贏的農業綠能可能性!
  • 堅守農業結合、地方為本的核心,當大企業來敲門,確保農業綠能仍然「以農為本」及「在地共好」
  • 並不只是傾向發電或農作,而是從解決「地方的問題」作為設計案場的開始
  • 以農業生產者為主體的農業綠能設計,或許可以成為農業面對氣候變遷時的靠山
  • 因為農民高齡化而拋荒(pha-hng)的農地,結合制度設計,讓農業與身心受傷的人一起被接住
  • 從有機農到參與再生能源,不願依靠東京電力的福島重建行動
 
在系列節目第一集,先讓我們透過威志跟如意的描述,看看日本的農民、地方組織、公益團體如何讓農民、農村被綠能「加值」,甚至反過來透過營農光電確保農地不會流失、並且可以更勇敢地投入有機轉型。
 
▌本系列節目,由「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與NGO共同辦理淨零公正轉型活動計畫」輔導辦理
 
▌今日生活實踐家:
陳威志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
劉如意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今日主持人:
陳婉娥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南部辦公室 主任
許量然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員
 
▌今日生活實踐小撇步:
許施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兼任助理
 
▌小編抓重點
00:00  我們在日本似乎遇見了真正「以農為主」的營農光電!?|主婦聯盟的公正轉型故事
02:07 「農業綠能」的「公正轉型」
08:11 案場一:千葉市民能源株式會社 
          - 專業設計的營農光電,為農地與農村加值
10:40 千葉匝瑳的小面板「光棚」,與農真正「共生」
17:55 光電板下田間並沒有太多遮蔽、阻礙的感覺
21:46 小面板光棚的尺寸、架設、施作秘密全抖出來啦!
27:51 市民能源的一號機,簡直就像穀東俱樂部!
31:52 outdoor品牌加入合作,品牌與生產者的主體性如何雙贏
34:40 「拯救廢耕地、找出核災後的地方能源角色」是初心
38:20 案場二:日本合作社 - 生活俱樂部 
            - 能源、食物與社會福祉
41:05 光棚的高度要確保農機可施作,才是真營農光電
43:40 農業光棚下的特殊工作者:身心靈受傷的人
50:23 合作社牽起在地、社福、綠電、農食生產的新可能
55:29 案場三:福島二本松的營農案場 
            - 核災傷心地,透過綠能再次挑戰農業
56:12 這個案場有牧牛,取了名字卻要做成香腸,銀之匙?
57:17 綠能收益讓農民勇於投入高經濟價值的多元農產加工
01:00:12 核災居民用能源轉型與有機農業重建福島
01:06:55 這裡還有亞洲第二個「垂直型」的光電板案場
01:13:41 以堅守農業為前提,大膽嘗試各種農業綠能的可能
01:16:36 這些案場可以給台灣的政策帶來什麼啟示?
製作團隊:李孝濂/企劃、許量然/音控、聲音編輯
-
用捐款陪伴我們,支持更多生活實踐家:https://neti.cc/WYg8vY9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