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聯盟與台灣女性環境運動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戒嚴時期,1986年底,有一群女人開始討論從女性角度來關心環境,在1987年1月成立「主婦聯盟」,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行政院環保署於1987年8月22日成立,主婦聯盟於1989年3月3日正式向環保署立案為「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Homemakers United Foundation, HUF)」,簡稱「主婦聯盟」。當時成立基金會需要一百萬元,基金都是由主婦聯盟義工捐獻出來的。

主婦聯盟是台灣的品牌

走過25年,曾經在主婦聯盟裡參與的人,不是只有女性,估計約有10%男性;其餘90%,也不是都是家庭主婦,還包括單身女子、上班族。有人曾經建議主婦聯盟更改名字,以免男性感覺參加主婦聯盟怪怪的,但是經過董事會討論後,認為「主婦聯盟」已經是一個品牌,不用再更改。

主婦聯盟有一個內規,為了培養女性成為決策者,董事和監事一律由女性擔任,到目前為止,還未打破這個慣例。所以,主婦聯盟除了被認定為環保團體外,也被認定為婦女團體。主婦聯盟以婦女團體的一份子參加「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陳曼麗董事長曾經擔任這個組織的理事長,並且,因為這個身份而被聘為「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環境保護議題,牽涉到很多物理、化學、工程專業,早期都是以男性學者為主。主婦聯盟成立後,從生活角度出發,以女性敏銳的生活經驗,加上勤於學習,在環境議題上不斷倡議、遊說、宣導、行動。主婦聯盟所倡議的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廚餘回收,後來成為政府的環保政策,現在全國人民都必須將垃圾強制分為:資源類、廚餘類、一般類,如果不做好分類,清潔隊是可以拒收,還可以處罰。資源回收成為一個龐大的環保事業體系,一年約有五十億元基金在運轉,創造很多工作機會。基金的來源是由汽機車業、輪胎業、瓶裝飲料業、環境衛生用藥業、電池業等製造商和進口商繳出來的,所以主婦聯盟也持續監督後續執行。

從源頭減量出發,主婦聯盟希望人人都可以成為「環保生活家」,宣導自備購物袋、隨餐包(筷子、湯匙、餐盒或餐碗)、水杯,以減少使用塑膠袋、一次性免洗餐具。推動垃圾減量運動之外,還為了搶救森林不被砍伐,推廣回收紙張製成再生紙,邀請大家在書桌上造森林,少砍樹木。推廣使用不漂白再生衛生紙,如果連擦屁屁都可以做環保,在生活裡,哪裡不可以執行環保行動呢?從家庭到社區、學校、辦公室都要做環保。現在,政府每年都有環保社區、學校、企業選拔,參與環保工作變成重要的任務。資源回收再利用,二手物品可以循環,你的舊愛可以變成我的新歡。讓回收物品可以再生再利用,例如:保特瓶回收,抽紗製成衣服、毯子、提袋、背袋;玻璃瓶回收,除了製成再生玻璃外,還轉成建材,有些拿去鋪馬路或人行道,晚上燈光照射時會閃閃發光。鼓勵大家珍惜地球資源,源頭減量,重複使用,資源回收,再生利用。

女性終生學習不斷成長

主婦聯盟秉持「勇於開口、敏於行動、樂於承擔」的精神,參與環保、婦女、教育、消費議題討論。有時新議題進來,委員會或董事會討論後,決定成為主婦聯盟的議題,大家會開始找資料、邀請專業老師授課、討論策略、付諸行動。對於到公部門陳情、立法院遊說、參加各種會議、召開記者會、舉辦活動、甚至靜坐遊行,主婦聯盟都勇敢面對。主婦聯盟真的就像一個媽媽,有時慈祥溫暖,有時苦口婆心,不聽話時就展現鐵腕,毫不妥協。

二十五年來,主婦聯盟培養很多關心社會的種子,他/她們散播到台灣許多角落,落地生根。主婦聯盟不是希望「獨大」,樹大就要分枝,所以分出幾個團體:「生態關懷者協會」、「自然步道協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陳玉峰老師曾經說,主婦聯盟就是要多多生孩子。但是,這幾個團體,我們都是姊妹會,所以是一個大家庭。

也許是女性的特質,主婦聯盟很樂於跟其他社團合作,所以也交了很多社團好友。但,主婦聯盟在議題上不是來者不拒,如果會內討論後發現人力和時間應付不來,也會勇敢說抱歉,這是女性「量力而為」的思考,若有承諾,一定會努力達成。在組織裡的成員,幾乎也是這樣的性格,自己承諾的事,自己就會好好做到,從工作中學習,成長自己,豐富組織。

在婦女團體裡,主婦聯盟是做環保和消費議題的。因著這樣的特色,當台灣跟隨國際婦女團體推動「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以及聯合國1979年12月18日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EDAW),其中環境議題、社會、文化、教育、經濟、健康、婚姻和家庭等等,都有主婦聯盟可以參與的空間。對生活認真的態度,以及周遭親朋好友的觀察,多元的家庭,讓主婦聯盟的方案規劃是貼近生活需求的。

以女性觀點關心自然和人文環境

「治大國如烹小鮮」,會理家的女人,當然對社會有許多意見,做而言不如起而行。主婦聯盟早期推動鼓勵家長參加家長會,深入孩子的學校協助孩子成長教育的環境;推動取消早自習,讓孩子可以在家吃完早餐再上學;關心孩子的學習培養,推動親子數學;關心孩子校園午餐的品質,推動校園應設足夠的營養師;推行民主政治參與。

從消費也可以愛護環境,鼓勵消費者不要購買高山蔬果,以免農業上高山,砍樹又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破壞水土保持,造成土石流、傷害水資源。有良心的農夫疼惜農地,種出來健康安全的蔬果,大家要共同支持、共同購買,讓好產品可以繼續生產下去。從消費安全角度來要求農業生產,以至主婦聯盟在蔬菜硝酸鹽、無基改農區,以及最近熱門的反對含瘦肉精美國牛肉議題,總是走在政府前面,為消費者健康把關,即使對抗政府不當的政策,也不退縮。國人健康是不可以和政商利益交換的,我們要求針對食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在「我們要健康、台灣要美麗」的目標下,台灣天然災害頻傳,國人要與環境共生共榮,不能再持續傷害我們的家園。然而,人為的災難卻是最無法容忍!在日本2011年3月11日發生地震、海嘯、福島核電廠災變,三合一複合型災難後,主婦聯盟一方面從日本吸取經驗,學習災難預防處理;另一方面,發現台灣政府強調「核能是安全的!」,以致完全沒有針對核電廠二十公里內的居民進行災難發生的應變訓練。保命,成為是人民最基本的訴求,但仍未受到政府的重視。「為了孩子,我們反核!」核電用越多,留下來的核廢料,真是會害了子孫萬代。

環境運動有表象的,也有深沈的。最近十年,台灣環境運動越來越艱難,所要面對的是龐大利益集團,護航的政策,政府資訊公開不足,民眾越來越難看透。事情揭露時,已經為時已晚,翻轉困難。即使是這樣,台灣民間資訊發達,透過網路,很多揭密事件,不斷曝光,環境資訊不斷流傳。主婦聯盟的成員,秉著終身學習,代代相傳,追求地球可持續發展,在台灣的環境運動裡,溫柔的堅持,勇往直前!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