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資訊
您在這裡
【公民能不能】莫讓以核養綠,延誤台灣能源轉型 | 趙家緯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2018/08/17)

【公民能不能】莫讓以核養綠,延誤台灣能源轉型 | 趙家緯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2018/08/17)
莫讓以核養綠,延誤台灣能源轉型 最近,關於台灣能源議題爭論中,擁護核能發電發展一方提出「以核養綠」作為其政策論述的主軸。該詞的原意是:以核電作為從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系統,轉型至再生能源為主的「橋接選項」,在綠能成本尚高以及儲能設備尚未發展完備之時,維持核能發展,...(閱讀全文)
【新聞稿】「開放屋頂 以身作則」記者會─確保市民共享公有屋頂發電的權利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8/16)

【新聞稿】「開放屋頂 以身作則」記者會─確保市民共享公有屋頂發電的權利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8/16)
「開放屋頂 以身作則」記者會 確保市民共享公有屋頂發電的權利 現在全世界能源市場轉型的速度已經超乎想像,而公民被告知與被賦權:是能源轉型過程核心中所不能缺少的部分。 『公民能不能』國際研討會於8月15日舉行,呈現公民參與能源轉型的多元面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賴曉芬提醒,...(閱讀全文)
【監察人】持續發揮影響力,永續環境齊關懷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7/25)

【監察人】持續發揮影響力,永續環境齊關懷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7/25)
常務監察人 林秀琴 自從孩子兩歲多時,自投羅網加入主婦聯盟,以全職家庭主婦顧家之餘,在基金會和一群好姐妹開始從事關心社會、環保議題。 以左手拿鍋鏟右手拿筆,一起致力督促政府立法改善環境議題。 1996年孩子小二時,擔任基金會董事長並參與合作社成立及第一屆理事。 我們的好姐妹婉如遇害,不捨、...(閱讀全文)
【董事會】深入低碳生活,共築美好環境大夢想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7/25)

【董事會】深入低碳生活,共築美好環境大夢想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7/25)
深化低碳生活,共同建構美好環境大未來...(閱讀全文)
【公民能不能】縣市政府 X 公民 = 無限可能 | 吳心萍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副執行長 (2018/07/23)

【公民能不能】縣市政府 X 公民 = 無限可能 | 吳心萍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副執行長 (2018/07/23)
前篇我們介紹了「 公民/社區電廠 」的3個好處,其中之一,就是讓所有人一起實際參與能源轉型,也一起享受綠能的種種好康,而這裡講的所有人,也包括縣市政府,此篇將介紹縣市政府和市民一起激盪出的種種火花,以及地方政府要如何做?才能和市民一起成為好夥伴,共同翻轉在地的能源結構!如果你對「...(閱讀全文)
【公民能不能】因為這3個好處,大眾更有理由一起參與能源轉型 | 吳心萍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副執行長 (2018/07/16)

【公民能不能】因為這3個好處,大眾更有理由一起參與能源轉型 | 吳心萍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副執行長 (2018/07/16)
早早看清公民才是能源轉型推手的歐洲,現已有3,500家能源合作社(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ooperatives),且推估到了 2050 年,更將有半數的歐洲人都將參與綠能發展,可能是住家屋頂上的太陽能板,也可能是和社區/社群共同擁有一座綠能案場。如果你對「公民...(閱讀全文)
眼見不為憑講座-會後活動分享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暑期實習生陳奕琦 (2018/07/10)

眼見不為憑講座-會後活動分享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暑期實習生陳奕琦 (2018/07/10)
眼見不為憑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 暑期實習生陳奕琦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平均一人每日接受到的訊息高達十萬個字,新聞媒體每日公布訊息約500條。而面對大量強效傳播資訊與即時新聞的興起,使台灣閱讀人難以在眾多資訊中判別其真假,造成假新聞成為台灣目前媒體的常態...(閱讀全文)
綠色飲食在台北5——食器安全面面觀 | 李雪彥、 王梓淇/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2018/07/09)

綠色飲食在台北5——食器安全面面觀 | 李雪彥、 王梓淇/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2018/07/09)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邀請了姜淑禮董事為我們講解塑膠食器與健康及環境的關係,讓民眾了解塑膠對自身的影響以及避免方法。 甚麼是塑膠?塑膠有毒嗎? 塑膠在最初出現的時候被視為一項廢物利用發現。因為塑膠是由乙烯和丙烯聚合而成。這些原本就是提煉石油時會釋出的氣體,若沒有被聚合成塑膠,...(閱讀全文)
綠色飲食在台北4——認識在地,學習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 李雪彥、王梓淇 / 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2018/07/09)

綠色飲食在台北4——認識在地,學習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 李雪彥、王梓淇 / 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2018/07/09)
這次的綠色飲食課程帶一眾學員走到戶外,到元極有機蔬菓耕學農場進行食農教育。元極農場是位於北投區桃源國小上方的坡地,是一片遠離繁囂的生態園地。近年來她們積極推廣食農教育,經常有不同的團體到訪,學習與大自然共處。6月9日,我們有幸跟隨主婦聯盟,與基金會的志工媽媽、合作社社員和其他台灣的大學生,...(閱讀全文)
綠色飲食在台北3——貼近我們的飲食生活圈 | 劉芷安 / 台灣大學生農學院學生;李雪彥、王梓淇 / 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2018/07/08)

綠色飲食在台北3——貼近我們的飲食生活圈 | 劉芷安 / 台灣大學生農學院學生;李雪彥、王梓淇 / 本會實習生、香港理工大學學生 (2018/07/08)
經過兩次課程,學員們對於低碳飲食的了解更加深入,在上次課程尾聲給了學員們小小的作業,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36種雜糧相關食物並紀錄,思考這些雜糧作物與台灣農業間的關聯。而在今天的活動中,結合作業主題—雜糧,主婦聯盟邀請到台大農藝系郭華仁老師為學員演講「農民保種與氣候變遷」,;...(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