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論壇平台 交流塑化風險、減塑實踐及回收現況

您在這裡

氾濫使用塑膠製品的台灣,正面臨塑化污染環境及健康的危機。本會於5/31在維他露基金會館辦理「減廢無塑 低碳生活」論壇,探討環境荷爾蒙及塑化風險、無塑生活實踐、塑膠回收現況,邀集相關學者、公部門人員及實踐者分享,透過此平台讓民眾交流、提問。論壇由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事)開場,說明台灣的垃圾量中,可回收資源僅佔40%,主婦聯盟早期便倡導塑膠源頭減量,呼籲自備購物袋、拒用一次用品。回顧2002年「限塑政策」,其僅限制在店面餐飲業,卻無法管理使用量更大的菜市場和夜市;直至2014年中研院發表「塑化劑增加乳癌2.4倍」報告,才更激化國人對塑化劑的關注,期望全民共同大力「減塑」。

接著由吳家誠(師大化學系教授)分享塑化劑風險,現今生活環境中已有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影響人類健康與生物環境有顯著的效應。這一類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AEs等)是緩慢累積的毒性,人類還無法進化自身排毒的功能,就已遭受到環境複雜的汙染,而政府的疏於把關讓情況更惡化。立法與查驗跟不上日新月異的添加物研發速度,廠商的責任也相當重大,期望「食品衛生管理法」及「食農教育法」盡速立法完成,保護大眾的健康。

而林中英(林口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博士)談環境荷爾蒙危機,其干擾體內荷爾蒙後,呈現甲狀腺功能異常、成年人不孕、小女生性早熟等問題,塑化劑就是環境荷爾蒙的其中一種,導致氣喘、雌性化、致癌。民眾往往在不知情狀況下攝取,且健康問題總在幾十年後發現,應注意如進入食物鏈的戴奧辛、3C商品外殼釋放的多溴二苯醚等。國內發生多起化學原料摻入食品原料中的事件,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對消費者都造成傷害,必須靠立法杜絕問題。除立法管制外,希望民眾能均衡飲食,少油鹽、多蔬果、吃當季,而攝取高纖維素食物有助於排除脂溶性毒素,並少吃大型魚,避免讓有害物質影響新陳代謝。

第一階段的座談發言熱烈,民眾提問了如何因應與飲食密切接觸的材質,如飲水機、包材所衍生之問題。吳教授與林博士分別回應,大環境的毒害、不良材質、不當加熱都將影響飲用水潔淨度,建議使用304不鏽鋼水壺或有認證的RO過濾水系統;即使標榜用於食品的塑膠包材也要有所防備,PLA是聚乳酸,與矽膠都是聚合物,難保沒有溶出化學毒素的狀況,建議儘量自備容器,減少一次用產品的消耗。

下午生活實踐的主題,張明純(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副主任)介紹國內外案例,兩個年輕女孩在德國柏林創辦無包裝超市,店內所有食品、雜貨皆置於透明儲物桶中,店內不提供任何塑膠袋或一次用容器。播放短片中,消費者轉開開關便有黃豆、零嘴等落入自備的容器中,此店也間接促成適量購買、遏止糧食浪費的作用,創辦者要民眾思考:傳統消費行為所產生的驚人垃圾量問題。而在台灣,有許多飯店已獲綠色旅館標章,擁有供應綠能、節能省水措施的條件,並不提供一次用品;主婦聯盟台中分會也持續推動綠背包行動,呼籲國人自備盥洗用具、水杯,也多選擇低碳的大眾交通方式,打造有質感的綠色旅行。

洪平珊(小事生活‧無塑生活實驗空間負責人)則分享自身實踐案例,原是都會女子的她,在30歲轉念要過自然生活,先後受《環保一年不會死》作者及Beth Terry女士紀錄塑膠垃圾量的影響,進行不勉強減塑實驗,自備環保袋、餐具水杯,少喝飲料、少買新東西,改用布衛生棉、多騎腳踏車等,特別的是使用清水洗頭,減少化學洗劑的瓶瓶罐罐,也拍照記錄自己逐年遞減的塑膠垃圾量。因為愛發問,破除了自己對商品包裝的迷思──西瓜不用保鮮膜也可新鮮外帶、好的肥皂不用包膜就可置放多年,而PLA儘管號稱綠色塑膠,在她看來僅是快速方便目的下的產物。無塑很難,但減少塑膠是可達成的,簡單的事情持續做就會不簡單,2年來的減塑生活法,提醒她選擇更好的方向前進。

塑膠回收及再生的主題中,江康鈺(中央大學環工系教授)探討垃圾處理的技術與減廢概念。資源回收可透過物質回收成為產品,其次由能源回收 達到發電效益,最下策則送至掩埋場。現今為滿足消費,推陳出新的商品材質,造就更多新的垃圾問題,牙膏軟管即是由鋁箔、塑膠膜組成的複合式材質,鋁箔包則由75%紙、24%塑膠及微量的鋁組成,而台灣每人每天垃圾量0.38公斤,複合材質的真空包裝袋就佔年總垃圾量的0.5%。混合型廢棄物在民間僅以大宗項目分類,回收處理廠得花費更多成本細分、處理,且資源回收物件不一定全部都回歸成為商品,廠方仍會淘汰出不可用廢棄物。江教授提及,看似明日之星的生質(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有分解速度慢(需要適當水分與微生物)的問題,並做出「減量最重要、回收為其次」的結論。

李守謙(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組長)說明該基金會業務、成果及台灣廢棄物回收實況。該會基金來自製造業者繳交的回收金,用於補貼回收業者事務、補助地方政府購置資源回收車、建設資源回收設施等(如台中寶之林)。李組長也一揭資源回收處理流程:家戶/清潔隊回收資源回收→回收廠分類(光譜儀器)、打包→處理廠過磅、解包、清洗、脫除標籤、浮選(利用比重)、粉碎→再製成塑膠或紡織品。資源回收政策開跑後,回收量從民國89年的3千公噸飆升至103年的331萬公噸,1-7號塑膠製品回收有成之外,也期望台灣持續走向循環型資源回收,並非依賴終端處理,而是由綠色設計帶出源頭減量、減廢的成果。

而陳秀玲(台中市環保局廢管科股長)分享台中市政府推行減廢減塑的行動,稽查員突擊社區檢查(屢次不合格將收回子母車)、透過里辦公室帶著里民做回收、公共場所設置回收設施、管制禮盒過度包裝、限制機關會議不得供紙杯、自備飲料杯優惠、表揚台中市綠色餐廳、每月兌換「就是肥」等措施。最後民眾把握機會,與講者在綜合座談中有精彩的問答,如清運車收走資源回收垃圾狀況、保麗龍不被接受回收情形、台中市是否展開隨袋收費政策、業者是否確實繳交回收金、複合材質塑膠回收瓶頸、製造量與回收量的比例數據是否正確等提問。此次,多元主題的論壇激發不同領域的觀點思考,也完整了民眾對塑膠風險、塑膠回收的背景知識,期待全民翻轉用塑思維,落實源頭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