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新聞團隊花費半年多的時間,將36件號稱防蟎抗菌功效的洗衣精進行化驗,其中驗出常作為農藥使用的化學物質─百滅寧(Permethrin)的結果一出(註2),震撼台灣社會,特別是許多為了過敏兒而購買的父母親。爾後,經濟部標檢局號召各方專家、廠商、相關部會及公民團體共同召開會議研討,才發現無論是防蟎或抗菌,這些功效不僅缺乏一套相應的規範準則,也沒有直接管轄的政府部門對口。 相較於其他產品中的化學添加物,更別說是某些防蟎清潔劑還會在廣告中宣稱具有預防過敏的療效,都必須符合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檢驗標準兩大基本規範,否則就不得上市。 然而,在清潔劑這類的商品中,卻不存在這樣的規範,也就是說,國家並沒有制定一套檢驗這些防蟎抗菌的實際功效以及對於人體和環境安全性的標準機制。其次,這些化學物質可能不只是單一防蟎、殺蟎用途的進口,而是具有多重用途,例如同時是人體用藥也是環境用藥,如今加入清潔劑當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