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名家觀察]用行動實踐社會理想

欣聞主婦聯盟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看到姊妹們多年來的堅持及熱情,令我既感動又高興。 我投入婦女運動,是從1982年成為婦女新知雜誌社創社社委為起點,與一群學者及各領域的專業女性,共同提倡女性自主及性別平等觀念,並嘗試以性別觀點檢視當時法律是否能真正保障婦女權益。1987年解嚴,婦女新知轉型為基金會,專注在婦女議題的立法及修法工作,而另一群姊妹則去創立主婦聯盟。 主婦聯盟自成立以來,持續舉辦社區婦女讀書會、成長團體等培力活動,鼓勵婦女走出家庭,參與公共事務,以婦女充沛的能量及姊妹情誼的連結,成為台灣解嚴後,最重要的社會改革力量之一。當時我曾經受邀講解性別與法律的主題,透過社區姊妹女性經驗的反思,...閱讀全文

[開枝散葉]優質基因與演化 話自然步道協會

大概在九O年代初期,陳來紅女士在主婦聯盟辦公室常常提到「纏勒現象」「巨石景觀」「黃葉景觀」等名詞,聽到的人都覺得「哇,好有學問唷!」這個被感覺很有學問、對鄉土的蘊藏充滿驚奇 的推動主體,就是郭城孟老師賢伉儷帶領推動的「主婦聯盟自然步道推動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在199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離開主婦聯盟而成立「自然步道協會」,專司自然保育的體驗學習。與此同時,台灣社會也正積極推動「社區大學」;而走入社區、參與或倡議環境議題正是社大很重要的課題。 當時擔任台北市文山社大理事長的我經常走訪社區,發現全台將計畫興建更多焚化廠、且焚化廠排放戴奧辛的問題,以及遇雨成災、遇旱缺水的水資源等課題。...閱讀全文

[開枝散葉]環保土壤中孕育而生的 消費運動

最早接觸主婦聯盟是因為在媒體上看到環保媽媽營的活動,因為我自己住在內湖,早期有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的問題,所以對主婦聯盟正在推的垃圾減量、分類及回收運動很有感覺,因此就在社區找了四個媽媽一同來參加。之後,回到社區去推動。例如在社區巷子裡放各種分類回收的箱子,也在地球日當天將收集到的三天垃圾,全部攤在社區網球場,逐步分類回收。 1991年底,我陪小孩子到加拿大念書,發現在那裡垃圾分類與回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且是由政府帶領著民眾一起執行。不像台灣,我們當時自備購物袋去菜市場被當成怪物,自己帶筷子也是。就在那時我才更加確定當時在台灣所做的事是走在政府前端,也更加堅定我待在主婦聯盟的信念。...閱讀全文

[光影瞬間]打破清潔迷思

[光影瞬間]真食物的小秘密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