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吃電怪獸,從家到社區的節能實踐之路

您在這裡

作者
文:林雅惠(本會資深專員)

    年年攀升的高溫紀錄,帶來了更高的耗電量,讓台電頻發缺電警報,若我們再不著手減少無止盡的用電需求,最快明年就會面臨缺電危機。本會長期關注能源議題,對於節電,我們發現除了「隨手關燈」或「少開冷氣」,更可以用貼近社區居民、更聰明、且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方式來落實,不僅能增強社區推動環保的能量,還能成為實踐公民翻轉能源的新典範。

   今年 7 月我們在台北公館設置一處能源教育示範基地。除提供民眾節電與正確使用能源的資訊,也希望創造一個民眾可以分享生活節能經驗、就近看得到也問得到、隨時可走動來討論的地方。除鼓勵個人及家庭參與行動外,我們更視基地為一個可在社區持續推動節能的發展模式,歡迎社區參訪,甚至複製,期許節能的行動能遍地開花,形成一股從下而上的全民運動。

節電就是隱形的發電

    家戶節電為什麼很重要呢?根據工研院調查,台灣限電危機多耗發在高溫炎熱的午後,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今年台北高溫(35℃以上)日數,光 6 月就有 21 天,高溫的日子越多,用電需求量就越高,但在夏季用電高峰裡,其實有 65% 是來自住商部門。台電也指出若考量發電機組退休時程及用電成長的因素,最快在明年就會開始限電。不過,去年就曾發生因天氣過熱,導致台灣 3 個大型發電廠:和平火力電廠、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及協和燃油火力電廠同時發生問題,而產生缺電危機。

    建置任何發電裝置都需要時間與成本,若把節電看作是一座隱形的發電廠,其產生 1 度電的成本只要 0.63 元台幣,不僅成本最低且每個人都可馬上參與。倘若每個家庭每天都能省下 1 度電,那麼 1 年全台便可節省 27 億度電 [1],相當於約 1/2 部核一廠發電機組 [2],聚沙成塔的效果除有助降低限電危機,還能減少我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更是一個在享受便利用電的公民,應立刻付諸實踐的行動。

圖 1:本會曾在 2009 年推出《環境家計簿》,讓民眾藉由紀錄家中水、電、瓦斯、汽油等費用,逐月檢視各項能源使用量及費用的變化,以了解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對環境造成的負荷。(攝影:沈寶莉)

節能不再是口號,改變的故事正不斷上演

    本會曾在 2009 年推出《環境家計簿》,讓民眾藉由紀錄家中水、電、瓦斯、汽油等費用,逐月檢視各項能源使用量及費用的變化,了解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對環境造成的負荷。為從個人行動擴展至社區,我們在能源教育基地內培訓一群對節能推廣有熱情的解說志工,期許透過解說志工分享自身經驗,協助民眾找出家中潛藏的高耗電怪獸與對策,讓節能的生硬知識化為民眾有感的故事。    例如家中三代同堂的基地解說志工王秋月,就透過能源教育基地找到了家中耗能的成因:「家裡的老人對熱水的需求量較高,但現在是夏天,所以便把全天都插電的電熱水瓶,改成使用瓦斯爐燒水搭配保溫瓶使用。不過在廚房燒水也會讓整個屋子的溫度增加,所以想說用快煮壺來燒水,不那麼熱時再改回瓦斯爐。」在基地裡,秋月透過討論共同探索和檢視家庭使用能源的習慣,進而學會更聰明、也更貼近生活的節電途徑。

    從她經驗裡我們看到節能可以「不改變現有生活品質」、「不勉強忍耐」、「不需花大錢」就能做到,這樣的生活習慣才能長長久久。但要對症下藥,就必須先找出家裡的電究竟浪費在甚麼地方。

對症下藥,小小改變就能節省電力

   為讓民眾可以簡單且快速找出家中潛藏的吃電怪獸,能源教育基地裡設置了互動遊戲區,參訪民眾可自行將象徵電力度數的磁鐵黏貼在有使用的電器上,使家中用電情況化無形為有形,還可了解自家是否用電過量。另外,平常要知道自己的用電情況只能靠電費單上的度數,為進一步讓大家了解 1 度電是什麼,基地備有腳踩發電機,民眾可用腳來親身體驗一度電是如何「產生」。

▲圖 2:參訪民眾正在能源教育基地的互動遊戲區為家中有使用的電器上貼上電力度數,頓時讓家中用電情況化無形為有形。(攝影:沈寶莉)

    了解過自家用電和耗電情況後,基地也提供簡單、好用、易做的超強節電術,像是夏季用電量最高的冷氣,可以搭配電扇及保持 26~28℃。另外,使用冷氣往往是因為室內溫度太高或循環不好,因此基地也介紹了一些簡易的住宅隔熱與通風方式。其中一位解說志工說,他應用基地裡展示的節能手法,在今年 6 月嘗試引南風進家來減少開冷氣,結果竟意外省下近一半的電費,直呼過去的自己實在是太浪費了。

    與此同時,24 小時不斷電的冰箱其實也非常耗能,我們透過實物展示來教導民眾簡易的冰箱管理,如食物的置放數量及位置、減少冰箱開門與冷氣外洩的時間等。這不僅節能減碳,還可降低食物因存放不當而壞掉、或被浪費的機會。若一般民眾有較高預算要汰換老舊家電時,現場也有解說如何看懂能源標示的圖卡,讓你一看就知道如何挑選節電家電。

圖 3:24 小時不斷電的冰箱其實也非常耗能,做好冰箱管理將可減少開冰箱門的時間,也可減少食物浪費。(攝影:林雅惠)

    想節電,就需要關掉不用的電器,但反覆拔插頭也可能增加電器損壞的風險。所以基地裡也展示了一些簡單的節電小工具,如定時器、多頭式開關延長線、智慧插座等,只要花小小預算就能省時、節能。或者是在外忙碌一天的媽媽,想輕鬆、省時、節能地為家人準備晚餐?那就可以參考基地裡的建議,先準備好食材放入電鍋,再利用定時器與電鍋加高蓋,時間到了自動通電,這樣回家時三菜一湯或三菜一飯的晚餐便準備妥當,不僅方便還減少站灶的時間,一舉數得。另外,針對家中的幼兒及國小生,現場也提供兒童綠繪本區,讓大小朋友都能一同了解節能減碳對地球的重要性。

    居家節電非一蹴可及,有幾位解說志工更分享說,以前常聽到節電很重要,卻不知道要怎麼做,在這裡讓他們發現原來自己平時會邊看電視,邊滑手機與用筆電、晚上家中即便無人也燈火通明、不同的料理方式也可能會很耗電等。在審視生活後他們也開始改變,有夥伴嘗試關掉不用的 3C 產品,讓生活變得專注且平靜;也有夥伴改掉每天都要用烤箱烤魚的菜單等。透過居家觀察、紀錄、排序家中用電耗電量、擬定逐步節電或持續長久的節能生活並不困難,也不須刻意勉強自己。

善用一度電,翻轉台灣能源

    30 年來,本會一直持續關心與能源相關的議題,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衝擊、九成能源仰賴進口的困境,生活節電儼然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行動。民眾參訪時經常會問:「腳踩發電要多久才能有 1 度電?」當他們聽到要連續踩 3 小時才能產生 1 度電時,都深深感到電其實得來不易,更刺激他們反思在享受啜手可得的電力資源時,是否也應改變現有的用電習慣。

▲圖 4:為進一步讓大家了解 1 度電是什麼,基地還備有腳踩發電機。當民眾聽到要連續踩 3 小時才能產生 1 度電時,都深深感到電其實得來不易。(攝影:林雅惠)

 

   本會在社區建置能源基地的初衷,就是希望每個人能珍惜和善用每 1 度電,共同發展一個可持續的生活實踐模式。誠邀大家跟著我們一起踏出翻轉台灣能源的第一步,讓從「家」到「社區」開始的節電行動涓滴成河。

申請參訪能源教育基地:https://www.huf.org.tw/event/content/3652

 

 




[1]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一度電俱樂部。https://1kwhhome.energypark.org.tw/profile.htm

[2]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核能看透透。 https://wapp4.taipower.com.tw/nsis/3/3_2.php?firstid=3&secondid=2&thirdid=3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