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暖化,我們一起Do Something

您在這裡

作者
文:胡雅美(本會資深志工)

 

▲圖1:本會早於2010年地球日提出「十億綠行動」希望市民能及早了解全球暖化的問題。同時更以《環境家計簿》教導大眾如何「日省20公升水,月少10度電」。當年雅美雖然是本會董事長,但仍時常親上火線,並以生活中容易取得的工具——水桶和寶特瓶來向大眾說明台灣人浪費水量的嚴重性。

 

2016年暑假未到,氣象局的溫度報告每天都在「破紀錄」,進入7月後,幾乎天天都達到「生病發燒」的臨界點,套句年輕人說的:天氣真的熱爆了啦!隨著溫度節節高升,台電也透過媒體公布國內「用電量」屢創新高,自然就給民眾洗腦的機會——搞個電力不足,讓核能繼續運作的小動作。雖是老把戲,但看戲當真的人也不少呢!

「全球暖化」已是全世界長年共同關注的議題。冰層融化,冰河縮減、溫室氣體排放仍持續增加,氣溫在未來200年仍還會持續上升,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實。多年前歐盟就已警告說:「氣候暖化」將造成水和糧食短缺,在富裕國家會導致大幅度經濟衰退,增加貧窮現象;貧窮國家面臨更多不穩定因素,社會動亂、健康條件惡化。當全球資源減少,恐引發全球性的資源爭奪戰爭,威脅國際穩定。如今看來,當年的「多慮」,還真不幸言中了!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我們一定要 Do Something!

人說,數字會說話,看到才會省。因此,2009年基金會催生出來的《環境家計簿》就是教國人,想要節約用水用電,可先從「看得懂」電費單和水費單開始。家庭用電怎麼省?就必須先了解:

  1. 各種電器產品的耗電量。
  2. 使用電器的時間。
  3. 電器產品是否有節能、環保標章。
  4. 待機耗電的問題。若使用電器時能掌握前述 4 項原則,相信一個月少10度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除了節電,《環境家計簿》第二個重點,就是「省水大作戰」。在日常生活中,「水」是生命之源,沒有人是可以離開「水」。台灣自來水普及率高,但水費與世界各大城市比較,相對低廉,因此造成國人對於「水資源」的不珍惜。所以,省水妙方很重要:

  1. 使用有省水標章的器材。
  2. 回收水再利用。
  3. 時常檢修是否漏水。舉例來說:若能使用省水型的水龍頭,可少四成的用水量;如廁時,使用具省水裝置的馬桶,那節水量更可達1/2至11/3(約 4 至 6 公升)。

文明豐裕、便捷快速的生活方式,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讓地球都喘不過氣了!因此,如何努力讓地球「降溫」也成為地球村民們共同面臨的環境議題。若能達成我們提出的日省20公升水,一個家庭就可以減少0.02公斤的碳排放,一年下來是可以讓地球少7.3公斤的碳排放,進一步來說,台灣600萬家庭同時嚮應的話,全部可減少43,800噸的CO2排放量。而全台600萬個家庭一同月省10度電的話( 104年度的電力排係數為0.528),一年便可減少380,160噸的碳排放,真是相當驚人的數字。當年我們提出簡單的抗暖化行動,就是從主婦們的角度著想,不但要讓大家省銀子,更重要的是「減少碳足跡,地球深呼吸」。

其實,不論省水還是節電,主要是端乎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態度」。若人人在用電、用水時都能為地球「精打細算」,那麼暖化的現象就一定能減緩,為低碳社會開啟一個新契機。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