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事件簿1 食品業,是良心事業

您在這裡

作者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孩子體驗用食品添加物製造汽水這幾個月,台灣的加工瓶裝飲料,大家都敬謝不敏,實在是被不法的添加物「塑化劑」(DEHP)嚇到了。主婦聯盟常在消費者教育中,製作沒有水果的果汁,有些學生自己在做實驗,也可以製作出來,所以早就有很多聰明的消費者,不喝瓶裝果汁飲料。這回連健康食品也有問題,讓人民對食品控管越來越沒信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長期積非成是的商業行為,為了銷售賺錢,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售價中很大的比例用於行銷和服務,真正的食品材料成本是有限的。廠商使用了有害的材料,賺黑心錢,傷害的是台灣人的身體,以及生育後代的機能,影響深遠。這次「塑化劑事件」,已查出兩家供應商—昱伸和賓漢,提供給超過四百家廠商,波及九百多項產品,延伸外銷到二十一個國家。這種行徑令全國人民憤怒!

台灣食品的管理機制在哪裡?平民百姓沒有機器做實驗,只能靠銷售者宣傳和品牌信譽,相信他們的品質管理。但是如果從原料就出問題了,後面生產的東西就不可能沒問題,在生產製作完成前,廠商沒有做檢驗嗎?如果工廠連檢測的儀器都沒有,還能算是品管嗎?現在原料配方複雜,檢測儀器也要精良,才能為食品把關。

食品業,是良心事業。生產者,是要對廣大消費者負責。可能有些廠商認為消費者無知不懂,只相信廣告的渲染力,所以為刺激消費者,廠商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打廣告。每天我們都要吃東西,食品不良,造成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學習遲緩,健保費支出龐大,家人照顧辛苦。

生產者,應要提供健康的食品,而不是提供黑心食品來害人。雖然有些廠商會推到上游端,但採購和驗貨把關的責任,也是廠商的本分,不是嗎?經過此次事件,消費者才知道,台灣也有有良心的業者,例如義美食品公司,早就在為原料把關了。

這次有幸,台灣有衛生署的檢驗員檢測出塑化劑,讓「黑心起雲劑」曝光,拯救很多愛喝飲料的人。但是已經喝下飲料,又有多少已經受害?政府的檢驗是否足夠?抽驗頻率能否令老百姓放心?今天發現運動飲料、果汁,明天能否看看我們經常吃的豆腐、鹽酥雞?大家期待消費者要自我管理,但是對於不肯用心自我管裡的人,政府就不管了嗎?如果台灣的食品都安全,何必還要國產優良產品標示?應該所有的產品都要是優良才行啊!

在2002年,我到南非去開會,南非友人告訴我,在南非買東西可以放心,因為南非有70%人民不識字,所以政府不是用文字標示來教導人民看產品成分,而是政府密集抽驗,如果廠商被抓到不合格,就是全部銷毀,撤銷販售上架資格,非常嚴格。

我們相信,台灣還是很多有良心的生產者,我們要支持他們。我們不要剝削生產者,讓生產者有合理利潤,可以用心來生產我們的食品。但是如果因為不良的塑化劑、環境賀爾蒙、基因改造產品充斥,有人初期認為喜歡好吃,但後遺症一大堆,到時連要追查損害賠償,都難以舉證,生產者不認帳,那就慘了!在台灣食品安全還沒完善的時代,消費者真的要自我把關,要求政府嚴格督促生產者才行。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6期會訊(2011.8.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