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筆記>>消費黑手

您在這裡

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1920年德國的歐司朗燈泡商,為人類設計了商品的使用期限,這個事實在90年代被發現,當時的太陽神計畫,為了增加商品利潤,所以立約規定了燈泡在損壞前的壽命,藉由控制產品的使用時間(2500小時降低到1000小時),增加消費者的汰換率,並強調:這是為了兼顧產品的耐用性與效率。

柏林工業大學的史蒂芬史瑞德表示,計畫性過時是公開的秘密,像是洗衣機、碳粉夾裡面都有個計數器,告訴機器停止運作、強迫更新,但事實上,真的不能用了嗎?這樣的觀念深植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似乎消費成為一種責任。

哈佛大學麗莎哈伯恩表示:「消費界定民主的方式—消費,在蘇聯不能夠擁有美國那樣的商品,他們沒有選擇權。十年間大量消費帶來無止盡的繁榮,但很快了解獲利不會持久、會飽和,於是他們想辦法讓大家持續買東西。」

艾佛隆史登,利用消費者的心理重設,希望大家買車跟買衣服一樣,持續創造不滿足。每年換新車體板金,從指甲油得到靈感搭配衣服鞋子,強調膚淺的附加元件刺激買氣。

1979開始英國罷工,要求更高的薪資,70年代後期第一代消費主義結束了幾乎癱瘓英國,人們不再沈迷階級戰爭,而是購物。在社會主義下,民眾相信政府會為他們解決問題,有人相信政府的農奴制度,人們可以隨心所欲花費。

又可觀察到70年代的消費主義下,自由市場的機制消費者擁有自主權,人們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保守黨抓住自由市場論,反對黨也開始支持,柴契爾夫人開始採用這樣的策略,英國陷入意識形態的衝突,用全新非政治化的界定消費者。

消費主義一飛沖天,茱麗葉修學者認為:「消費文化的性質在這時期改變了。」人們只想得到多於他們所得的東西,大部份的人、只想變得有錢,50年代大家會看著鄰居用什麼、想跟上鄰居腳步,80年代人們幾乎不認識鄰居,從媒體得到訊息看到別的家庭得到什麼朱門恩怨,經常看電視劇的人比較認為一般的美國民眾擁有私人飛機游泳池和女傭,人們達到不切實際目標,消費者信貸開始普遍,現在只要用信用卡就可買到東西即使收入不夠,於是消費跟不上時代,產生越來越多工會的衝突。

放寬信貸是第一塊拼圖,科技上的創新也改變了選擇,讓產品變得更便宜,麥克瑞多發明了AutoCAD,讓設計師可以用電腦改變產品的造型,用低廉價格做出多樣性,並非只有單一規格的產品包裝,可以有幾百種不一樣的東西,造成隨手就丟的情況。商品的流行週期變短,算法是買了之後到失去社交價值,並不是不能用,而是他過時了。拋棄式消費主義讓人從一年買三十件衣服到現在的六七十件,每5.4天人們就買新衣服,購買跟丟棄的速度相當快。

1940成立的IKEA,90年代的營業額已經達到50億美元,一邊提倡使用回收的材料再製,卻又鼓勵大家積極汰換,因為流行有一定的生命期,造成了大量的廢棄家具。

智慧型手機堪稱最時尚的消費性科技產品,因為技術已來到頂峰,導致無法大幅改良技術,只能改變外觀來吸引消費者,也因為改變的速度太快了,人們並非需要才更換,甚至可以花上幾天幾夜為了想要的手機而排隊,至於有沒有這個價值,排到的民眾表示:「最終我們會帶著大家想要的新款離開」。

發佈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