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

您在這裡

永續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

永續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

連結在地團體,打造綠色飲食生活圈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件事情?
 
不能忽視的糧食問題:臺灣自 2019 年宣布為「地方創生元年」,全台各地孵育許多地方創生團隊,其中有五成以上團隊都與食農產業有關。而 2022 年食農教育立法通過上路,其主要內涵是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氣候變遷下,可能出現糧食供應不穩定及價格波動劇烈等問題。
 
我們認為,消費者如何有意識的選擇,支持農村發展,地方如何結合社會資源與能量,連接食農永續與產銷之間,一起共創共好,形成綠色飲食生活圈——透過全民支持,才能面對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帶來種種的糧食問題。
▌這段時間我們做了什麼?
 
兩場跨域對話論壇:上半年我們辦理了 2 場「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公眾論壇,以生態圈與各樣元素的呈現對話,詮釋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的未來推動趨勢。
 
第一場 6/1 在清華大學舉辦以「連接食農永續與產銷之間的協作對話」主題,串聯大新竹地區的教育力,社區力與企業力,呈現新竹的在地行動實踐,過往社區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推動能累積能量,還有新竹的社會支持,包含大學、在地永續旅遊團隊、小農市集、文創書店、返鄉生活者與新竹科技園區企業的 ESG 實踐。
 
6/28 第二場飲食文化×地方創生公眾論壇,主題著重於「在地食材與地方創生節點的跨域激發」,從食材應用與在地美學的融合,強化現在飲食文化的內涵,找出地方創生推動可以連結的節點,豐富地方創生團隊的行動連結網絡。 
 
▌我們的下一步?
 
地方創生團體培力:我們希望強化地方創生團隊對食農與能源議題的了解,融合創生行動,形成在地解方。飲食文化議題影響消費端,餐廳端與可能的節點,讓食農議題可以有更綿密溝通網絡與累積政策倡議能量。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

 

Subscribe to 永續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