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旅行中的生活環保見聞

您在這裡

作者
張瓊齡/本會董事

 

今年春節假期,應邀與一群青年夥伴到中國雲南元陽縣哈尼族的棕疋寨從事公益旅行。
 
所謂公益旅行,原本沒有嚴格定義,無論特意安排、臨時起意,只要在旅遊過程中,抱著善意與當地民眾交流互動,也常抱善待環境的心,不過度使用物資,減少製造污染,就是符合公益精神的旅行了。
 
進入元陽縣之前,一行人先到昆明與當地志工朋友會合,停留期間免不了嚐嚐特色食物—過橋米線。當圍坐在一起,來自台灣的十二名團員中約有七、八人,不約而同拿出形形色色的環保筷準備用餐時,那陣仗,立刻引發當地志工好奇詢問,大家也就七嘴八舌地自然地回應說,一次性的衛生筷有多麼毒啦!這樣可以減少砍伐林木啦!還說忘了多帶幾副來送人啦!…坦白說,台灣也仍在宣導自備環保筷的過程中,這群青年多在三十歲以下,既非環保團體的成員,事先也沒特別約定,出現這樣的場景,我也覺得意外驚喜。
 
過年機票難求,我和三位夥伴提前出發,多了三天時間,得以先到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旅遊。無論在麗江或在昆明,幾家光顧過的地方餐館或大學附近的麵館,儘管提供一次性消費的免洗筷,同時,也有標示著「已消毒」、用長條紙袋個別包裝可重複使用的筷子可選用。而連鎖經營、有品牌的「過橋米線」專賣店,則自備大型的餐具烘乾殺菌機器。
 
結束雲南的服務後,我繼續個人行程,和一位推動公益旅行的中國友人,相約在廣州中山大學公民社會中心見面。該中心,以作為中國草根NGO的孵化器為己志,也自期推動新觀念,帶動社會進步思想。聊到一個段落,突然幾位工作人員過來,他們說想在今年四月到六月期間,設計活動以推廣民眾自備環保餐具,並就推行使用環保袋,詢問我的意見。
 
因為工作使然,十幾年前我就接觸到自帶環保餐具的概念,也會注意環保餐具的演變,2004年開始從事國際志工服務,基於衛生,我會自備餐具出國,此後真正養成了自帶餐具的習慣,長久以來,除了眼看他人使用,自己也累積許多使用心得。  
 
每一款環保餐具、環保袋的設計,都有背後的巧思,也因為還有不足之處,一直都有新設計出現,更考量美觀及設計感,不只具有實用功能而已。我認為只有真正順手符合使用習慣的設計,才禁得起考驗,標榜多重折疊或是迷你的設計,往往容易故障,環保不成反而變成棄而不用的垃圾。在養成習慣前,可能會有一段丟三忘四期,難免要多備幾套,以免換了包包,就忘了攜帶出門,或是外食的時候,總把餐具遺留在店裡,但只要熬過這個階段,形成習慣,會發現真正讓人愛不釋手的,未必是最簡便,但必然是使用者用來順手的。
 
我目前最常使用的,是結合塑膠與不鏽鋼的兩截式筷子,塑膠外盒的顏色與圖樣有多種可供挑選,而湯匙的柄夠長,匙的容積夠大,這兩者分別來自不同的贈送單位,我自行搭配成新的組合。
 
至於環保袋,討論後的共識是,若主打年輕人路線,除了輕便、防水、好折疊攜帶,視覺設計感是重要的,若能做到讓環保袋可替代一般包包的功能,或者能與年輕人不離手,譬如像是MP3、手機…相結合,都可以提高使用率。
 
過去到中國,都是在沿海的幾個省分與大都會停留,這趟才有機會瞭解內陸的狀況;此行沒特別要考察或交流環保餐具的使用推廣,卻自然地接觸到,相信,是有了一定的累積,才
會不經意地被經驗到,這樣的趨勢,是可喜的現象。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26期會訊(2008.4.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