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糧食安全- 紀錄片《自由的種子》導讀

您在這裡

作者
江宜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在眾多的食物選擇之中,你可曾嘗過一口「自由的種子」? 蓋亞基金會與非洲生物多樣性組織聯合出版記錄片《自由的種子》,導演訪談印度Vandana Shiva博士、加拿大Percy Schmeiser等農業運動人士以及非洲農民,敘述原本豐富的全球農業資材-多樣化種源,如何被大財團以行銷或非法掠奪的方式,成為掌控世界糧食的手段。而這個巨大的轉變要從農業發展的歷程談起。

 

過去-多樣的生命

  過去因地理環境的區隔,每個地區都有特有的作物,並且和當地人的生命與文化有著密切關係。這些在地物種能適應特殊的環境條件,因此發展出多樣的生命。

  農夫的責任是與種子一起工作,生產出足以供養生命的養分,並將收穫後的種子交換、儲藏、分享,以得到更多元的營養,並且確保來年還可以播種,有足夠的收穫。土地、農人和種子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Vandana Shiva博士稱之為「自由的種子、多樣的種子」,不但能維持生活所需,多樣的特性還可以因應環境變化,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

 

現在-商業化作物

  然而二十世紀以來,農業隨科技快速發展,也大幅轉變了種子在人眼中的意義:從提供生命變成帶來商業利益的全球貿易商品。幾項重大發明帶來始料未及的影響:

  農耕機具:人力與畜力被機械取代,降低勞力成本、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成為新的農耕原則,不但破壞地力與生態平衡,更需倚賴農藥與化學肥料來維持目標的產量。

  農藥與化學肥料:1960年代以後被大肆使用,非洲農民形容土地就像「藥物成癮」,一旦使用了農藥與化肥,下一季的耕種就不能不使用。農人也必須不斷的向大公司購買,成為龐大的成本負擔。

  雜交一代種子:種子企業研發生長特性良好,但只能維持一代的商業種子,農人無法留種第二年再種,只好每年向大企業購買。種子的價格完全掌握在企業,農民因為已經不會種其他的作物,因此不買也不行。

  基因改造技術:主要有兩種功能,其一為自體產生殺蟲毒素,達到抗蟲害;其二為具耐除草劑基因的作物,減少農人除草的成本。種植基改作物不但會破壞生態系,還會導致抗藥性更強的昆蟲與雜草出現,甚至有出現基因汙染的案例。於是基改種子是專利商品,不但昂貴,農民也不能留種。更可怕的是,研發基改作物的公司往往也生產農藥、化肥,因此接受種植基改作物,等於完全喪失糧食的自主權。

 

未來-重尋希望的種子

  儘管農藥與種子企業宣稱傳統農耕是落後且沒有效率的,但事實上這樣的農耕方式卻餵飽了全球約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因為它消耗較少的土地、水和其他資源,生產較健康的食物,並創造生物多樣性,對土壤、水源和生態系也都是友善的;更重要的是,傳統農耕比商業化種植更能承受氣候變遷的壓力。

  生命需要食物,而生產食物須要種子;人類的未來其實也被牽引在小小的種子裡。 世界各地也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人類究竟該吃甚麼,也有許多人透過消費來支持在地生產的作物。 如果「自由的種子」能再次被種植在土地上,我們或許就還有希望邁向安全的未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