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是一口田

您在這裡

作者
陳怡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寫在前面:

約 莫兩年前,我透過浩然基金會的「國際志願者交流計畫」到綠色和平北京辦公室食品與農業組服務一年,當時經常有機會到其他農業團體參訪,留下了一些觀察筆 記,藉著「綠世界」的空間讓這些曾經只是工作報告的記錄,和對中國農業議題有興趣的大家分享。提醒一下,這些稿子的時空背景是2009年至2010年,文 末會同時附上文中提到的團體的相關連結,供讀友更新最新資訊。


從城心出發持續往南走,越過了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掠過了盧溝橋的側邊,眼前路標「周口店」進入倒數,地理課本上的印刷體陸續出現之後,位於北京南邊生態/有機農場「天福園」就到了。

天福園,佔地180畝地的農場,大部分的面積用來種植果樹,五月收成櫻桃;七月收成蟠桃,少部分重雜糧,設有堆肥區。張志敏憑著「大自然裡,本來就是什麼都有」的信念,讓農場以完整的生態系統運營。曾經在「中糧集團」工作很長一段時間,負責出口蘆筍和磨菇的張志敏是天福園的主人,過去整日忙得沒日沒夜,直到2003年SARS爆發,找了一塊地,她決心隱居田園。

當年的中國視台灣農業發展方向為出口農產品的標竿,「就學台灣囉!台灣出口什麼,我們就跟著種。」張志敏提到,當時候歐洲的菜餚需要大量的蘆筍和磨菇,出口型經濟就這樣持續發展。當時候,在溼度、緯度、溫度等方面找和台灣的地理環境最相似的地方種,當時在中國的蘆筍基地共設於三處,分別是山東、福建以及遼寧,山東的品質最好且基地的學習力最強,福建的產量最大,遼寧的品質也不遜於山東,無奈的是,數年後,東北水患大量減產,此後便一蹶不振,山東引進新農產品也不種蘆筍。

農定則國安

「農民是一個國家得以安定的根本要素。」計畫出口型農業卻大大壞了局。農業大省經常遇上連續三年沒有收成的問題,一旦遇上,該產地農民過得苦不堪言,靠著政府的補助過日子,更多的經濟型作物也不能當成糧食作物,農民種了也不能裹腹。張志敏回憶,一回拜訪某農業大省的縣長時的談話,「咱縣出美女啊!希望未來能將特種行業合法化,並成立紅燈區…」讓張志敏聽得心裡難受,農民的生活不能受自己的控制,全仰天賴國。

三農問題是近來檯面上的熱門議題,但「輕農」意識卻由來已久,張志敏接著說了一個與農民有關的故事。1980年是人民公社的生產隊年代採「工分」制,讓許多農民在那時養成了惡習,比如由農民自己決定要不要上工,許多農民便只挑輕鬆的時候下田,反正收成好壞跟收入多寡沒有關係,一切國家買單,農民的整體形象日益低下。文革時,政府提倡「知識下鄉」,並非農民自發的,產生的知識也不是屬於農村。真正下鄉的是,化肥和農藥,不僅破壞了環境生態,也打壞了農民的敬天愛土的傳統。

天福園成立的過程,張志敏堅持,「把自己當成一個個體農民,一個沒有擁有任何的附加社會資源的普通農民。」老老實實地從工商註冊、稅務註冊,簽正式合同、公證等走完所有法令程序,立案成「天福園」。

天福園目前的配額戶約一百餘戶,農場內約有十位農民助手協助,七隻小狗分別在農場的南北兩方守衛家園。張志敏每週兩趟自行開車在北京城內外南來北往發送新鮮蔬果,位在六環邊的農場,每次進成便需要花上兩小時的車程…所有的配額戶都和張志敏「面談」過,認同天福園的理念,之後也和張志敏成了生活上的朋友。

在哥本哈根會議宣告失敗的前兩天,「北京的周邊還有許多有理想的人,默默地努力著。」張志敏的眼睛閃閃亮地這樣說。儘管那天北京又降了一次溫,暖意似乎微漾著。


對於「天福園」可點閱 https://www.youjinongzhuang.com/Server.asp ,天福園目前也是北京農夫市集的基本農戶,也可以「北京農夫市集」作為關鍵字,收集更多訊息。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