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側記─綠人生態導覽東海天地

您在這裡

作者
張淑玲 /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學員
 
 
生態旅行,這名詞近年開始聽聞,一個結合當地生態資源並以維護社區且強調當地資源保育的旅遊。自工業發展以來,人類不斷消費地球資源以換取便利、財富或滿足一己之私,廿世紀後漸有學者留心到生態環境的問題,例如:瑞秋卡森女士在一九六二年出版之《寂靜的春天》為環保的先聲,使公眾關注農藥和環境的問題。又或者,台灣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對於「自然」的看法也較一般不同,他認為自然就在城市裏,打開窗子面對那個就是自然。而本次生態之旅地點,臨近市區、居台中瑰寶大肚山之坡,生態豐富,佔地廣大,有著最美學府之稱,東海大學是也。
 
 
報名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綠人自然生態戶外導覽活動」,台中公園、東海大學、中興大學共三場,因曾於東海大學修習課程,有著一定程度的喜愛。它有豐富的各個不同樹種之樹蔭、各條蜿蜒輾轉之小路徑、路徑旁斑駁剝落的小房子或著富於盛名之路思義教堂等。透過活動,認識了不同的觀察路線,短短一段路有著不同的秘密,等著親子們來發掘。友人問:兒童懂生態旅行嗎?這麼專業、複雜,不就出去玩?是的,就是出去玩。但是在玩之中「順便」教授孩子們,認識我們生存的週遭環境、進而生起愛護知心。相信人是和自然共生共存的,唯有將自然美好的領略教予下一代,使其感受並一步步走向尊重,這不簡單,可一旦開始就是機會。
 
我的孩子年紀尚小,活動中幾乎是自由發現、自得其樂,我不給予過多要求,只交代別干擾別人、不採摘植物、不破壞環境或影響生物作息等,學習尊重萬物。孩子們在被阻擋摘花行為後,從破壞者轉為貼心撿拾者,雖在專業解說時亂晃,但保持對外界的探索樂趣,在四歲這年紀也就足夠了。夠過導覽得知,門口一排貌似松樹的植物,竟是「木麻黃」,一種可抵擋海風、不怕鹽份之樹木;而大門口另一邊則是相思林,在裏頭玩了看葉子找樹木、灌蟋蟀、找四葉酢醬草等活動。參與者無論大人或小孩,皆對自然抱持高度興趣,大人們連數著鳳凰葉片都興緻勃勃,連懷抱著嬰兒的年輕婦女也很快進入狀況,更甭說是孩童了,一個上午的活動,沒見到兒童們喊「好無聊哦」、「我要回家」或「給我玩手機遊戲」等話語,果真言教不如身教。
 
先前我在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綠繪本媽媽培訓系列課程中,認識「甘特寓言」系列書籍,學習善用手邊資源或廢棄物進行創作的概念,而此次綠人活動DIY時,導覽員指導用稻穗編織稻草人,讓在農村長大的我製作上癮,和孩子們玩得津津有味。不論生態、環境或任何給予孩子們的教育,重點都在於陪伴的心。
 
環教資訊類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