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農村的正義-良食糧方系列講座活動後記

您在這裡

作者
陳威霖/福山農莊食安專員

2015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良食糧方系列講座-找回人與糧食的連結」第三場講座來到位在台北市龍江路的友善環境餐廳「狐狸野餐」,由半農半學的蔡晏霖老師,為我們報告她在宜蘭耕作與運動前線的思索與觀察,從農藝復興談到土地正義的省思,蔡老師點出政策的矛盾,也提出面對農地爭議的政策建議,未來需要有以農村本位的國土規劃與政策,才能真正改善台灣的農業現況。

「農藝復興年代的土地正義」講座後記

農大十八變,農村面貌的蛻變

    近十年來,台灣的農村正值一段脫殼時期,開始以一個新的樣貌呈現。以前的農村環境是一個神秘的上游生產圈,大部分消費者對這個生態感到陌生,近年開始被都市圈的人認識甚至進入這個市場。講座一開始,持續關注農村發展的蔡晏霖老師,介紹她參與的大宅院友善市集、土拉客等社群如何篳路藍縷地建立起生產與消費的橋樑,並見證宜蘭農村的蛻變過程。

    蔡老師指出,現在的農村已經跳脫傳統的農村、農民、農業的三農框架。從2009年到2015年,台灣的農民市集如雨後春筍般成長,從原本的十幾間發展成一百多間市集,宜蘭的成長速度更是高於台灣其他地區,有機耕作的面積也正在增加。政府方面也開始鼓勵都市青年返鄉發展農業,減少休耕的規模與時間,推展有機農產品等。農村已經不再是指農村、農民和農業這樣狹隘的定義了。

    這可說是一段農藝復興時期,而蔡老師認為農藝復興時期可以從三種面向來看。第一種面向是農「義」復興,農業開始和其他產業、人產生連結,農業的意義已經跳脫第一級產業,涵蓋生態、涵養、陶冶等等元素。第二種面向是農「譯」復興,近年不管是透過演講,文創與農業連結的形式,生活中我們常常在「翻譯」農業。第三種面向是農技「藝」復興,農業的栽植技術和模式日新月異,除了機械化發展,模式也從大規模量產逐漸轉為小型耕作。

一場浪漫傳說? 農藝復興的矛盾

        2000年修正後的《農業發展條例》,讓農地開放自由買賣,也放寬農舍建立資格,使得大量嚮往農村生活的都市人進入農村登記為農民,農舍一棟一棟的蓋。表面上促成了都市與農村的連結,但這些都市移民真的成為了農夫嗎? 或是真的進入這個生態了嗎? 光從宜蘭來說,過去15年來宜蘭總共蓋了七千六百棟農舍,許多稱之為農舍的房子看起來卻像豪宅。根據調查,宜蘭的農舍中有六成在蓋完後兩年內就移轉,炒作目的非常明顯,這些移轉的農舍往往被仲介業者利用,使得房地價格逐漸高漲。且農舍起造人當中只有6%的人具有農保資格。

    原本應該是鼓勵都市人往農村發展的政策,卻產生的這樣的矛盾,於是很多在地農民或公民團體開始反彈。蔡老師檢視目前宜蘭縣政府對此種現象的應對政策,發現目前政府的態度只是有洞補洞,並沒有整體規劃。她指出了一些癥結點:

  1. 農舍:農村舊聚落的老房子,重建會遇到很多困難如產權問題,而新聚落(就是新建的農舍群)農舍的屋主必須是農民,所以舊聚落無法釋出,新聚落的農舍無法取得。如此一來青年想返鄉發展沒有地方生根。政府一方面鼓勵年返鄉,但是卻沒有整體的配套規劃,這樣反而和原始的出發點產生矛盾。
  2. 農地:農夫辛苦一輩子,最後擁有的財產可能只剩一塊農地,幾乎可以說農地就是老農的退休金。而政府在做出產業政策時往往是重工輕農,時常將農業的剩餘產值來補貼其他產業,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政府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徵收農地再轉租給工廠使用。相較於勞保,農保也欠缺退休制度。
  3. 農業:農產品價格常常受到天災影響,而政府長期以來的態度也刻意壓低糧食價格,加上台灣進入WTO以來,台灣農民在全球化之下只有低價才能有競爭力,政府沒有做相關的配套措施或補貼政策,也沒有試圖對農業進行轉型,使得農業在台灣來說相對是弱勢產業。

找回農村的正義,對現況的建議

    對於目前政府有洞補洞的政策,以及房地業者的投機態度,蔡老師對現況做出一些建議,希望能提升農民的產值、生活品質,找回農村的正義。由於農民的所得一直在台灣所有產業中處於弱勢,且收入並不固定,但是農業是整個社會的根基,養農等於養民,蔡老師希望政府能提出對農民在所得上的支持與補貼政策。農地的部分,蔡老師建議政府能對農地進行質與量的總量管制,例如有農民想將農地賣出時,是否可以找到新農民來承接這筆土地,以及對農地進行分級,如果沒有對農地的配套措施,農地可能會被炒作業者主宰。最後蔡老師希望政府對農村做整體性規劃,如前述提到,青年想返鄉時遇到的舊聚落無法釋出,新聚落取得門檻高的問題,以及舊有建地的規劃等等。總的來說,政府必須擺脫都市本位的思考,以農村為出發的角度來形成決策。


一同響應守護宜蘭工作坊一人一照片 讓農用旗飄揚各地!」活動

【還想了解良食糧方系列講座與10/17(六)園遊會活動嗎?點我就對了】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