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灶」: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您在這裡
在 2015-12-03 發表
校園自煮大不易
每年都有許多年輕人離開家庭到外地去學習,這些學生多數住進學校的宿舍或者自己在外租賃房屋。和許多國外宿舍不同的是,台灣的宿舍多只具備睡眠以及學習(更確切的描述是指完成「個人」學習)的功能。我曾當了兩年住宿生,在我居住的宿舍明確規定禁止使用功率過高的電器(如烤麵包機、電鍋、電磁爐等)及明火煮食,整棟宿舍只提供一個給同學存放藥品使用的小型電冰箱。而在外租屋的人要找到有廚房的租屋空間,又可能會遇到租金過高甚至找不到此類房屋的問題。這使學生幾乎「被迫」成為外食族。
如果我們將「煮食」這種生活技能看作和學術知識或工作專業一樣重要的話,如此對自煮飲食不友善的空間環境確實帶來諸多阻礙。我們開始問自己,在這個食物安全議題爆發的年代,做為學生、外食族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得到好的、安全的食物嗎?難道我們不能有一個公共的「自煮空間」嗎?
起「灶」,關於灶腳與校園飲食革命計畫
請容許我們過度浪漫的將這幾位大學生的畢業製作稱作「革命」。我們在 2013 年秋天,發起了「校園飲食革命計畫」,希望把學校中老舊閒置的空間改造成學生、社區可以自由使用的共同廚房。除徹底改善校園中不友善的飲食環境外,也期待藉由食物創造的互動與交流,顛覆和打破人們以往對校園生活的侷限想像。
我們認為沒有好的煮食空間只是現代人對飲食疏離的原因之一,其他的結構問題還包括:愈來愈快速的生活方式,導致速食主義的盛行、只看見食物的外表和價格,與產地斷裂的食物購買方式。
計畫前期,我們透過閱讀找出問題的根源。從國家發展的歷史層面來看,戰後政府有計畫的控制農業發展以培養本國工業。在不斷剝削農業、農村後,愈來愈多人離開農村,同時也離食物愈來愈遠,致使工業生產的食物、加工食品廣泛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連結到近期發生的一連串食安事件,我們也思考我們所希望的餐桌到底是長怎樣的?
▲圖 1 :工作室成員在共食活動前都會到學校附近的傳統市場購買當天的食材。(攝影:灶腳工作室)
計畫中期,我們邀請許多學生一起來到我們的基地共煮共食,並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最題,帶出「吃當季」的概念。我們先一起到學校附近的傳統市場挑選食材,接著一同分工整理和料理,最後一起共享餐點。過程中彼此都增進對食材的了解,也漸漸認為與其花錢到餐廳聚餐或是到 KTV 唱歌,這樣的共食活動反而可以讓大家有更多交流時間。而且因為每個人之於食物都有不同的經驗,讓彼此發現更多有趣的話題。
此外,我們也將認識產地納入計畫當中。我們走訪了金山、竹南崎頂、美濃、北港等地方,實地了解食物生產的過程,並和農夫一起勞動。當我們把將雙腳踩進泥土,割除雜草、種下腫子時,開始體會農人在生產作物過程的辛勞以及面對現實市場的困境與轉機。這些與土地的連結,讓我們回到餐桌上時,不會忘記當初土黏腳的感動與價值。
計畫執行到最後,我們也開始改造廚房的空間。廚房是位於和平東路二段的 134 共同實驗室,除「自煮」功能外,我們以「共同」的概念貫穿整個廚房設計,期望大家能在活動中觀察到食物做為交流介質的可能性。當大家能面對面共同煮食、共同享食,那麼城市也會因此而更加溫暖,讓人與人、人與土地不再有隔閡。
▲圖 2 : 2015 年 10 月,與人生百味團隊合作城市食物櫃計畫,將廚房對外窗打造成食物分享櫃。(攝影:灶腳工作室)
校園、社區、城市,一個屬於大家的廚房
校園共同廚房落成至今已經半年。這半年中,無論做為日常煮食,或者聚餐使用,甚至是學生參與園遊會、運動會的準備空間,都一再證明煮食空間對於學生、校園的必要性。
除此之外,我們也陸續與許多社會設計團隊合作,如搭配城市剩食議題製作的食物分享櫃,讓這些剩下的食物可以有個平台分享出去,減少資源浪費。另外,我們更主動出擊,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合作一系列的食農教育課程。希望學生除了自己動手料理之外,可以理解每個食物背後的議題。往後灶腳工作室也會更加的努力,創造出更不一樣的可能。
▲圖 3 :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作「食農六式自煮
能力養成班」,當天帶領養成班學員討論食物浪
費的議題。(攝影:灶腳工作室)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