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發言稿】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發言稿】

本會長期關注環境議題,期望透過飲食實踐落實低碳生活,多年來因此關心食安與風險治理。進口食品來源四面八方,因牽涉他國的環境現況,與農、漁、食品工業運作模式,源頭管理相對不易;一旦進入自由貿易的談判,又被迫必須遵照國際相關規範。因此倡議與監督的重點,多集中在台灣政府邊境把關的措施上。但核災後日本食品輸入台灣的議題,因輻射危害無色無味,不立即致命,卻會禍延子孫,自2012年後5年,儘管問題複雜度更高,涉及核災污染流向、除污進行程度、輻射廢棄物後續處理,以及相對應的環境監測、食物檢驗與管制措施等,但我們從未鬆懈。

對於此次政府急於端出資訊不足、目的不清的方案,對社會夸談調整日本食品管制措施,我們除了強烈質疑其調整根據與背後意圖,對於過程中罔顧民眾對4縣市開放不信任之社會現實,無心擴大社會基礎相互討論對話,只是玩弄民主程序的粗暴,更是予以嚴厲譴責。然而,政府目前願意放下傲慢,安排公聽會預備會議為平台,釐清問題爭議,我們仍予以肯定,但是在資訊公開與風險評估的部分仍然不及格。因此,我們將於12/12起,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同赴日本6天,進行「台日輻射與風險的社會訪調計畫」,期待跨福島、栃木、埼玉、千葉與東京拜訪11組團體個人後,能將結果回饋至公聽會,促使社會對此複雜政策能有更多公共討論。

 

多年來防堵漏洞、訴求嚴加管制

對此議題,2012年主婦聯盟擋下政府放寬容許標準到每公斤600貝克的荒謬草案,2013年披露輻射污水持續污染海洋,水產品安全堪慮,率先要求政府應立即公開檢測資訊,並要求一旦驗出微量輻射,應比照香港公佈資訊並禁止上市。2014年起,為避免日本不合格品流入國內,開始呼籲標準應從每公斤370貝克調降到等同日本的100貝克,同時因理解「甲地生產、乙地賣」的偽標問題是大漏洞,即不斷要求應比照他國源頭管理早有的措施--進口商必須附上產地與輻射檢驗雙證明,以阻絕禁止輸入或有問題的食品流入我國。直到2015年,因爆發日本食品改標求入關的事件,證實我們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雙證明的加嚴措施終於得以實施。

上述的施壓與行動,迫使政府必須回應,也逐步加嚴管制標準,改善邊境的把關機制與能量。但面對衛福部的被動消極,不斷推遲資訊開放並固守僵化舊規,監督的工作始終無法停歇。

 

日方施壓核災區食品開放,民間資訊與對策更為重要

2013年起,日方開始不斷施壓,要求重啟福島五縣市食品的開放。2014年時,日本交流協會多次邀請我們赴日至福島訪問,當時因日本官方資訊與意圖不明、台灣政府立場曖昧,我們斷然拒絕參與。同時,日本中央認為核污已除,食物沒有問題,檢驗項目與數量減少,資源也逐步撤回,相對之下,在地政府與民間團體持續監測把關,反而更形重要,所以在2014年11月,我們自費邀請「T-watch」、「生活俱樂部」等日本民間團體來台研討,分享日本公民食品和環境監測的經驗,以此累積我們因應食品輻射風險的知識與技術。

近兩年,我們在政府主辦的風險溝通與政策協商研討裡,不斷主動提出民間相關資料與證據,希望我國政府與日方談判時,可以引用作為嚴加管制的有效依據。今年7月,我們再度提出日本官方在福島縣內廣建焚化爐的事證,要求政府赴日考察時,不應只憑日本官方球員兼裁判的訊息,必須收集更多民間對環境污染監測的資料,比對並檢視其中數據的落差,另應有相關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但並未獲得官方完全重視。因此早在10月初,主婦聯盟便與綠盟著手籌劃與日本民間團體交流,形成本次訪調計畫。

 

沒有釐清爭議,沒有社會信任,反對草率討論開放

此刻,因政府管制措施調整的爭議持續擴大,本會已公開提出疑問強烈批判,包含:(一)四縣市開放交易的目的不明、(二)管制模式調整與放寬的依據何在、(三)無視低劑量輻射的危害與健康評估、(四)高估我國邊境管理能量、(五)片面採信日本官方資訊等。但對於各方紛亂複雜的訊息,社會大眾充滿不確定的焦慮,官方仍無法提出足夠證據與清楚說明。儘管本會資源相當匱乏,但為釐清日本污染流佈與民間監測經驗,為理解日本農民、家長團體、消費者與通路業者的實際做法,也為災後日本社會與輻射共處的風險學習警惕,此行我們萬分慎重,期待將訪調結果整理後,能對應到公聽會的爭議焦點,以此進行政府、民間不同社群對話以釐清疑慮,最後回饋為食安治理之重要依據。

最後,我們再次強調,目前核災區食品開放問題,在尚未釐清爭議、完整風險評估並取得社會信任之下,政府不應草率討論是否開放。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