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煮運動,改革校園飲食環境

您在這裡

作者
文╱黃昭儀 本會專員;攝影╱本會提供

▲圖說:學生們到小農市集選購共食活動的食材,也認識了生產者。(攝影/張明純提供)

「食育」這個重要的課題,要從小開始在生活中實踐,透過味蕾去記住好的、友善的食物。但是,當孩子長大到外地求學、獨立生活,卻被迫成為「外食族」,面對「沒得選」的飲食環境。

住進學校宿舍或在外租屋,考量便於管理、避免意外等原因,常會面臨禁止烹飪的限制,只好選擇外食。或因為不會烹飪,只能靠餐廳、速食店與便利商店解決三餐。然而這些看似多樣化的外食選擇,為了提供便宜、份量夠、香氣足的餐點,可能多是口味偏重或是工業化生產的食物,也使得食材品質與來源難以兼顧。

為了打破「沒得選」與「不會煮」的窘境, 主婦聯盟基金會發起「校園自煮運動」,讓學生從烹飪開始重拾自己與食物的連結,好好地品嘗自己做出的料理、用心地聆聽食物背後的故事,掌握飲食、農業、環境與生活的關係。

找回我們的自煮能力

二○一五年主婦聯盟基金會與臺北教育大學的「灶腳工作室」合作,首次為大學
生量身打造「食農六式─自煮能力者養成班」,鼓勵大學生動手自煮,認識食物議題。經過媒體與同學的宣傳,校園自煮運動也在大學社群引起關注,進而吸引不同學校的學生團隊尋求與我們合作。

因此二○一六年,分別在交通大學、政治大學推出系列課程,其中交通大學開辦「好好吃飯─自煮者能力養成工作坊」,由人文社會學系學生張昕妤與同學發起;政治大學則與烹飪社合作,上下學期分別規劃「食農四式─好煮意食堂計畫」、「煮題野餐趣」兩梯次課程。透過共煮共食,體會吃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除了學習基本的烹飪技巧,也帶入食物議題,例如:從米點心談糧食自主、做早餐引出全球化與在地飲食的討論,自己邊做便當邊學習選擇安心食材的方法。

此外,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學生合作單日活動「校園野餐趴」,透過簡單的野餐料理,分享校園自煮運動的意義與樂趣。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發起「自煮活動三部曲」,融入校內例行活動,透過煮食豐富校園生活。臺灣大學學生組成販售友善食材便當的「小農飯盒」,也舉辦食物工作坊,讓同學從「食」接觸、接近農業議題,不只是等待每週一餐的友善便當而已,更要主動出擊為自己烹調友善的一餐。

 

▲圖說:為了讓更多學生接觸自己所吃的食物,體會料理是一件開心且非常重要的事,張昕妤回到交通大學舉辦「好好吃飯─自煮者能力養成工作坊」。(攝影/徐彤童)

友善烹飪空間在哪裡?

活動中發現,大學生並非不在意飲食,只是缺乏資訊來源、少了嘗試的機會,這也是主婦聯盟基金會持續投入大學生飲食教育的原因。雖然短短的活動,不可能立即產生多大的改變,卻能觸動學生反思所處的飲食環境,體會食物議題與生活如此接近,並引起更多學生響應,因此透過校園中一場場飲食環境改革,讓每個學生團隊成為校園自煮運動的種子。

而這場改革的下一步,就是尋找友善的烹飪空間,這也是推動校園自煮運動時,最難突破的一關。校園自煮運動的目的並非一夕翻轉校園,或推動強制性法規,而是達到幾個小目標:

一、讓學生開始思考「校園飲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二、讓學生體會自煮並不困難,且培養選擇與料理食物的能力,一生受用。
三、拉近人與人,以及人與食物、土地、環境的距離,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透過食物產生更多連結與視角。
四、讓培力合作的團隊成為運動種子,持續組織後續的自煮活動,吸引更多人關心校園飲食議題。
五、期待更多學生認同自煮是件重要的事,進一步思考改善校園自煮空間的可能性。

 

▲圖說: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學生合作的「校園野餐趴」,主婦聯盟基金會志工協助教做「三米治」。

校園自煮運動不僅希望帶動學生為自己煮食,同時在參與共煮共食的過程中,體會越多人重視自己的飲食,願意選擇好的食物來源,將可支持更多生產者投入友善環境的行列,整個社會更能朝向友善的食物生產鏈,呼應主婦聯盟基金會近年倡議「綠色飲食生活圈」的理念,讓飲食成為改變環境的助力。為友善環境付出一點「食」力,這一切就從「自煮」開始。

如果從小成長過程中,就能擁有烹飪經驗,那將比從零開始學習更為重要。「煮食」這項生活技能,應該被視為與學術知識、工作專業一樣重要,且讓每個人從小有機會反覆練習與實踐。生活技能的養成,從來就不只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其實家庭廚房就是最棒的學習空間,而每個家中的掌廚者則是最好的導師,就像二○一五年主婦聯盟基金會與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策劃出版《真食育:主婦聯盟媽媽們的十四堂食物教養課》的理念。

從今天開始,邀請全家人一起準備料理,在家庭廚房與餐桌展開一堂堂食育課程吧!

 

轉載自:綠主張第159期,2016年12月號。https://www.hucc-coop.tw/26968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