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麻繩編織出不逞強的減塑生活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辦志工夏慧君

2017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低碳始作課程」6月6日正式開跑,第一堂課由林靜麗(小粒)講師帶來「網袋編織」,小粒講師一開始分享自身的經驗,將標題定為「不逞強的減塑生活」,為什麼叫「不逞強的減塑生活」呢?因為講師希望我們開始減塑生活時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當我們有挫折時便會失去動力不想去做。

接著小粒講師談起塑膠的使用情形,根據數據,一個塑膠袋大約只使用12分鐘,如果真的必須使用,就盡可能的重複使用它,折起來放進包包、置物箱或後車廂,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們能減少一個塑膠袋便為之歡呼。根據2013年台灣環境貿易協會的統計,海洋廢棄物的前五名是紙袋塑膠袋、免洗餐具、瓶蓋、吸管、玻璃飲料瓶!而我們有意無意造成海裡的塑膠垃圾,未來還是會回到我們的身上,甚至孩子的身上。

小粒講師開始減塑生活其實是因為想省錢,不想買洗碗精,和為自己家人的健康著想(女兒八、九歲便開始發育乳房),便開始思考是否是飲食中有攝入不好的食物或塑化劑;台灣孕婦的尿液中塑化劑的含量是歐美國家的8-12倍,性早熟的女童是1.2-1.4倍(根據成大李佳璋教授的研究)。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的美耐皿的使用,一般麵店或小吃店經常使用美耐皿,但它其實遇到溫度30℃,便會開始釋放三聚氰胺,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肝、腎的功能。因此我們如果能自行攜帶容器、餐具、提袋,我們便可大大減少把毒物吃進肚的機會。舉手之勞不僅做環保還可省健保!

而在這減塑的日常中,卻也發生的許多小確幸,像原本350㏄的豆花,拿700㏄的玻璃瓶去裝,老闆竟然裝到滿也不加價,還有許多友善的店家因為看到自己準備了容器裝也都多給了許多,讓人感覺很窩心,還因時常會自備容器、提袋去買炒飯、泡菜、麵包、冰淇淋、飲料等等,因此跟老闆變得熟識!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介紹完自身經驗、減塑議題,小粒講師開始帶領大家使用來自大自然的麻繩編織,學員一個結一個結細心的編織,編織出獨一無二的網袋,期待學員用網袋取代塑膠袋,以不逞強的的減塑生活,為自己及地球盡一份心力。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