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新建違章工廠拆!拆!拆! 落實520即報即拆、優先處理中高污染農地工廠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聯合新聞稿】新建違章工廠拆!拆!拆!

落實520即報即拆、優先處理中高污染農地工廠    

        民進黨政府主政後,前行政院長林全裁示農地違章工廠亂象需止血,才有助於撥亂反正,讓民間團體、中央政府與各地方政府共同談論此課題。但至今,農地持續破碎、污染,政府的口號宣示與無拆除決心,讓農地違規新建持續成長,政府竟僅討論《工廠管理輔導法》(簡稱工輔法)的修法是否放寬,缺乏妥適的輔導手段,讓農地違章工廠的亂象危害農地、環境與人民健康,更導致農地違章搶建的歪風,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應有兩個前提、一個方向,作為修法前夕最基本的原則!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昨天去現場勘查於在2017年9月20日、2018年4月11日、2019年1月9日環保團體聯合檢舉正在農地上興建中的疑似違章建築體,其中2017年9月檢舉9家,其中只有一家是蓋廟還沒完工,其他八家全部都已經蓋好建築體,這9家農地上違建,沒有一家被拆除,這些有的成為鐵工廠、塑膠工廠,甚至連招牌都已經掛上。又2018年檢舉的有一家已經是正在營業中的餐廳。而今年1月檢舉的違建,一處地原本只有一棟建築體,又在旁邊多蓋三棟建築體,這就在彰化縣長王惠美的娘家附近。在彰化我們看到的地方上不管藍綠執政都一樣,不曾落實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政府,讓非法工廠不斷冒出來,不僅污染周邊環境,民眾身心健康受害,台灣糧食安全受威脅。

 

捍衛糧食安全  優先處理中高污染工廠

        台灣農村陣線議題專員王章逸說明,農地違章工廠與農爭地、違反農地農用的原則,更對農業文化造成無法抹滅的傷害,而農工混雜下,在無產業別篩選,又無適當污染處理設施,許多農地受到工廠污染的情況非常嚴重。截至今年二月,全台受污染農地就高達1,138公頃、總件數7,257件,彰化縣、桃園縣、台中市、台南市為「污染控制場址」重災區(請參考附件一)。受到重金屬污染的管制農田,失去的不僅是農業生產的功能,對失去農地耕作的農人而言更形同宣判死刑。不可否認在地產業對經濟發展有其一定的重要性,但這些產業應該集中設置在適當的工業區,不應該任由散落在農業區內,影響農業生產,排擠農民的生存與權益。根據稅籍推估,目前全台仍有八千多家中高污染工廠,政府應優先處理這些中高污染工廠,避免再有農地受到污染,並落實即報即拆,遏止農地違章工廠的蔓延,改變台灣農工混雜的亂象!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呼籲違章工廠造成農工生產區位混雜,在工廠與農地毗鄰,甚至共用灌排水源的情況下,即使工廠宣稱屬於低污染,仍不能避免排放污水和廢棄物污染農地,根據《工輔法》第33條設置的違章工廠特定地區,和環保署公告污染控制場址的點位分布來看,特定地區附近就有非常多的農地污染場址,更遑論中高污染的工廠,根本自始就不該出現在農地上。現在處理違章工廠首要的作為就是凍結現況,遏止更多的違章工廠誕生。

違章工廠聚集的特定地區(橘色區塊)旁遍佈土壤污染控制場址(紫色點位)

資訊公開  全民監督新建違章工廠拆除

       湯琳翔研究員說明行政院前年10月底整合各部會共同推出「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以回應蔡總統所宣示的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建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該方案的違規對象認定與範圍儘管受到民間團體的質疑,畢竟僅拆除第一波的16家,但第二波名單從去年說要公布,一直到現在都遲遲未公布,同時也沒有後續的評估確認行動方案實施後一年,是否真的有效遏止了違章工廠的增生,彷彿拆17間工廠就代表從此不再有新增建違章工廠。環團早已持續檢舉各地的違章工廠仍在搶蓋,行政院宣示的即報即拆不該只是一場抓少數倒楣鬼的大戲,應該透過定期衛星變異點監測、民眾檢舉或其他相關單位查報違法案件,掌握違章工廠是否有增加,並循即報即拆專案方式將違法個案資訊及處理狀況公開在專區平台上,讓輿論與社會大眾做政府的後盾,讓違法業者的猖狂和執法怠惰的縣市政府無所遁形地接受檢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就資訊揭露的部份指出,2013 年的「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當中已敘明,要讓工廠合法經營第一件事是要掌握違章工廠資訊,包括數量、區位、面積、產業種類,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分級分類輔導。欣喜政府終於今年撥款來進行全面的調查,但與此同時,民間團體透過稅籍或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查詢圖台(請參考附件二),均顯示此課題已到刻不容緩的當頭。政府應奠基在違章工廠展開全面基礎調查下,對新建1萬多家和8000多家中高污染的違章工廠立即進行必要的拆除及遷廠,公開資訊、接受公民監督,才能避免更多農地消失。

 

反對無限期展延農地違章工廠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表示,行政院拋出的修法方向,輔導未登記工廠繳納回饋金取得二年一換的「特定工廠登記」,其實仍是現在「臨時登記工廠」的不輔導方式,換湯不換藥。允許特定工廠可以兩年一換,持續在農地上生存,展延無限期,直到真正發生污染、工安問題或產業無法經營才可能離開農地。

 

        這樣不輔導的管理方式架空國土規劃等相關法規,也沒有考量任何農業發展環境的風險預防。還規定特定工廠在發展上既不能擴廠也不能更新設備,在生產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產業無法跟上發展的腳步。政府一再聲稱這些工廠是國家經濟命脈,更應當妥善輔導產業符合土地管制法規的要求,透過遷廠、設立小型或鄉村型產業園區,群聚產業鏈、集中管理,讓這些工廠取得合法且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創造農業和工業經濟發展環境的雙贏局面。

 

        地球公民基金會吳其融專員最後則指出,政府不應也不該繼續放任農地違章工廠(廠房)新建,如果要面對台灣已存在的違章工廠輔導,缺乏對於現況的止血,將只是讓農民、工廠業者知道政府只想虛與委蛇騙選票,比拼誰的政治手腕粗。收拾殘破農地、整治污染農地,是個漫長且充滿利益矛盾的路途,民間團體嚴正呼籲行政院,將《工輔法》導正為一個改善產業發展失衡的手段,而非延宕問題的元兇!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及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在此提出要求落實兩個前提、一個方向:

 

一、新建農地違章工廠(廠房)即報即拆、相關資訊全面公開,使違法興建業者及怠惰地方政府全面接受檢視,保護台灣農業生產環境,農民生計權益與國人食品安全。

 

二、經濟部作為產業輔導單位,針對不同的違章工廠型態,分階段、分級提出處理政策,優先針對中、高污染違章工廠進行遷廠勸導。

 

三、《工輔法》缺乏輔導搬遷工業區的財務貸款機制,亦缺乏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相關規劃資源挹注配套,拒絕放寬放水條文,導正產業正常化!

 

        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參議呂貞慧接受陳情並表示,違章工廠課題已跨部會協調八次,負責此議題的張景森政委會與民間團體開會討論修法方向及政策落實,環團所提的兩個原則自始是行政院一貫立場,只是如何再強化以及落實,此事行政院是非常積極處理,也感謝環團對此事的關注及參與。      

 
記者會出席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新聞連絡人: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 吳其融  0909-179-416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 湯琳翔  0926-010-275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