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只剩半年

您在這裡

作者
范真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志工、非核小組成員)

不久前,新加坡的一家英文報紙,針對新加坡人對「死亡」的看法,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被醫生宣告只剩半年的餘命」,報社整理出了十項結論:

1.與所愛的人共處
2.出外旅行
3.盡全力去活
4.享樂
5.辭去工作
6.耽溺於吃喝玩樂性等等肉體上、物質上的快樂
7.照常生活
8.追求精神層面,如出家、或讀聖經等
9.待在家中
10.盡量花錢,如回饋社會、慈善捐款、或做志工等
 
日本知名作家曾野綾子心目中理想的「死前半年」,是第一項「與所愛的人共處」。所愛的人可能是夫妻、子女,最知心的朋友,或一起生活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外面的不倫之戀,單戀的對象,甚或家中的寵物貓狗。理想歸理想,實際的情況,她認為應該是第七項───「照常生活」,因為人生不過就是如此。
 
這種假設性的調查,對目前還好手好腳的我們來說,容或有值得思考、預作準備的地方,但年歲已大、臥病已久、已無治癒可能的老人,恐怕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一位接受氣切、全身插滿了管子的老人,如果能表達自己衷心的意願,很可能但求「快走、好走」吧。
 
絕大多數的老人,都希望能在最熟悉的家裡迎接老年、面對臨終,但試問有幾人能夠?人一出生就註定有一天要死亡,正如花開就會花謝般,是大自然的鐵律。但原本再自然不過的事,如今卻已變得無法自然。究其原因,是進步的醫療、以救人為天職的醫護人員、還是人類〝人定勝天〞的傲慢,讓死亡一再被挑戰、被延遲?「如果生命只剩半年」,有這麼明確的終點,對受病魔折騰太久的高齡長者來說,可能不是恐懼,反而是一種解脫。
 
主婦聯盟「婦委會」近年來持續關懷老年議題,這是時勢所趨,也是我們關懷婦女的延伸。因為家中一旦出了需要長期照護的病人或老人,婦女所受到的衝擊最即時、也最強烈。即便女性在職場忙碌的程度、或所負擔的家計完全不下於男性,但社會上還普遍存在著刻板印象,認定「照護」就是婦女的工作。如果很幸運的,家中成員都有男女平權的觀念,但另一個問題是,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子女數愈來愈少,所面臨的競爭愈來愈大,不是自顧不暇,就是遠赴他鄉求學、就業、結婚。人手不足,讓家庭無法充分發揮過去農業社會時期的功能,老人、病人只能依靠外勞照料,或送進醫院、安養院‧‧‧,這是無奈的現況。但隨之而來的龐大的人事、醫療費用,卻是許多個人家戶所無法負擔。隨著台灣以極快的速度高齡化,這樣的現象只會日趨惡化。
 
目前已進入立法程序的「長照制度」「長照保險」,正是邁入已開發國家的政府必然要建立的政策。唯有由國家機器與完備的社會福利,來照護一生已貢獻過的長者,不再完全由國民自己承擔,下一世代能無後顧之憂的接棒打拼,才是整個社會繼續向前的動力。
 
「婦委會」以數年的時間,積極宣導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DNR)」、設計並出版「生命記事本」,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臨終是可以預做交代、是可以有另一種選擇的。「安寧療護」絕不是放棄救治,而是由專業醫療團隊給與全方位支持性、緩解性的治療,將病人的痛苦與家屬的煎熬降至最低。因為不必要的「延命急救」,只是延長「死亡過程」,最後死亡終究無法避免。
 
前述報紙的調查中,有一個問題是:「對你來說,怎樣的死稱得上是好死?」多數人的答案是:身體上,「不要拖得太久」「像睡著般死去」「自然衰老而死」而在心理上,則是「沒有後悔的事」「幸福的死去」「沒有擔憂,安然死去」。曾野綾子認為這些答案都有困難度,但也足以顯示「好死不如賴活」的觀念早已過去,對「自然、安詳死去」的渴望,已逐漸成為普世的生死觀。「如果生命只剩半年」,我們會驚慌失措,還是冷靜理性?仔細想想,還有甚麼事是尚未完成的?對最後僅存的時光,該做甚麼樣的規劃?需要對誰道歉、道愛、道謝、道別?這樣的題目,讓我們在進入真正的老年之前,就能謙卑的對自己的生命做回顧和反省。
 
曾野綾子說,「人到最後所能留下的,就只是愛,不是財產,不是名聲、地位,甚至連健康都不是,就是愛。」愛固然良善美好,但若停留在自我的小愛,終究是個局限。「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能化小愛為大愛,愛同胞同志也愛非我族類,愛這片育養我們的土地,我們的生活必更豐厚,生命結束時將更無遺憾。「主婦聯盟」的志工群所信守的,應該就是這樣的自我期許吧。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