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核安神話

您在這裡

作者
林雅惠/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

    「為了孩子,不要核子」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一貫的主張,鄰國日本爆發311福島核災也再次打破核安神話,看不見也摸不見的核輻射,為日本居民帶來無限的恐懼,而這場災難對擁有四座核電廠的台灣帶來甚麼樣的啟示、省思與警惕?台灣如何從中學習保命之道。

這些疑問加強主婦聯盟提醒國人重視節能拒絕核電的決心,因此邀請前環保署長、素有「反核教父」之稱的林俊義老師演講,自8月31日起一連三週於洪健全文教基金會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多年來關注核能議題的寶貴資訊與心得,期待讓更多人從過往核災中學習及認識核能風險。更重要的是從生態倫理的角度,提升人文素養,不再掉入科技迷失中。

第一場 ─「核電令人恐懼」

    林俊義教授曾在車諾堡核災後十年訪問過當地,並實地走訪白俄羅斯醫院,見到許多受到輻射影響的人民,當地小孩多得到甲狀腺癌。他認為若透過生命與生態倫理的角度看核能,會深切感受到核電對生命的威脅。「原子彈與核能是世界上兩大可怕的科技」,林俊義沉痛地表示。

    日前老舊三座核電廠延役話題,雖原委會宣稱大多機具可換應無問題,但林教授指出管線可換,原子爐卻無法更換,使用超過法定30年核電廠危機四伏。

   核反應中產生的鈽239半衰期為2萬4千年,要近25萬年才能趨近消失,這種高毒性的放射物質,若進入人體血液,將在骨髓中存在多年,導致罹癌的嚴重後遺症。就像平井憲夫說過的:「核電廠一旦運轉 就是萬年不死怪獸。」

    美國環保科學家協會(UCS)提出:「將具高度輻射劑量的用過燃料棒撤除是公共安全最首要的優先次序」。林俊義反問:「目前用過燃料池及其永久儲存問題最終處理美國仍找不到,台灣找得到?」發生核爆的福島電廠有2,236束用過的燃料棒,但台灣現有燃料棒數量15,686束,卻是福島電廠的7倍多,如發生大型核災,不僅是生命與生態的浩劫,即便從功利面向來看,房地產價格、股價亦會歸零。而坐擁三座核電廠的北台灣550萬人口,面臨核災又能撤到哪裡去?台灣政府一開始未在核廢料經營管理上想到自搖籃至墳墓的處理方法,導致「只要有輻射,就有危險」林俊義強調。

第二場 ─「福島核災的啟示」

    「核電不可能安」,林俊義開宗明義地說。他透過檢視福島災後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的言行,呈現核災問題帶給他的啟示。

    東京電力公司於2008年就知道,如果出現超過10公尺的海嘯,就可能淹沒福島核電廠,而台電早在1983年12月委託成大台南水工試驗所教授黃煌煇等提出「台灣電力公司核能四廠海嘯研究報告」,報告就有指出,若地震達規模8.49,海嘯將有24.81公尺高,但核四廠的圍牆僅高12公尺。他們認為這僅僅是假設情況,而大型海嘯「不可能發生」,就是這種沒有正視危險訊息、過於安逸思維讓東電及台電皆沒有做相關的加強與防護,進而釀成地震後一小時,海嘯就淹沒了福島核電廠引發熔爐核災。

    林教授指出,核電廠從設計、營運到運轉立基於許多認知上的假設,例如反應爐圍阻體要用什麼材質?該蓋多厚?等等都涉及到許多的評估和假設。但是所有的假設跟評估都可能出錯,人也可能有各種問題,因此核能不可能完全安全。況且核電專業分工過細,所謂專家懂的領域不過是所有知識的一小部分,缺乏整合能力,所以核電專家無法對核電廠整體安全部分提出正確的評估。然而,社會上充斥專家至上的「專業獨裁」思維,反而釀成這次核災大禍。

    東電專家曾在日本首相面前強烈否定氫氣爆炸可能性,但首相才回東京一小時就發生氫爆;當福島第一核電廠爐心熔毀8個小時後,日本政府更召開記者會表示反應爐沒有嚴重問題,而電力公司因自恃不會出事,所以毫無預防措施的處事也喪失了阻止核災擴散的黃金時期。林俊義批評,在這次核災中,東電跟日本政府一點歉疚都沒有,一再說謊、不認錯,是倫理的墮落,而這一連串誤謬,也是核災發生與擴大的主因之一。

    林教授當年提出「反核就是反獨裁」,不僅指政治上的獨裁,也是指核工專家,逃避公眾監督的獨裁與傲慢。「沒有這些專家,世界會變得好很多。」林俊義說。

第三場 ─「從車諾堡和福島災難我學到什麼」

    蘇聯車諾堡核災至今已25週年,但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即便福島核災後,人類還是不知道逃命半徑、安全的標準該怎麼界定?以半徑劃分的逃命圈真的可以確實將隨風飄散、無色無味的核輻射確實隔離嗎?

    林教授說:「最大的焦慮是我們不能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核爆之後,只能在室內晾衣服、不敢吃當地的作物、牛肉、喝水只能喝礦泉水、會不會生下畸形兒…等等貼近日常生活的問題因應而生。1976年桑德斯‧米勒(Saunders Miller)(投資及風險分析專家)提出:「光從經濟的觀點,依賴核電作為發電的來源是從事經濟最愚昧的行為,在人類的歷史中,無可比擬。」

    科技與社會、政治、財富是密切相關的。1973年《小即是美》這本書作者修馬克(E. F. Schumacher)說:「核能發電,是不把人當人的科技。」林教授表示,核能災害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民眾應從整體與生態倫理角度思考核電,而非繼續由核工專家主導把持政治決策。

    林教授沉痛地指出,當今社會面臨生命道德的困境,但生命這種東西不是外在加給你的快樂,就像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知道在廣島、長崎丟下原子彈的慘狀之後,受到很大的打擊,對杜爾門總統說了這句話:「總統,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林俊義在講座結束之際闡述,最終解決之道就是透過人文教育,培養每個人或社會富有ETHOS (社會道德)和PATHOS(崇高的悲愴)之心。

    感謝林俊義教授一系列寶貴的演講,期盼透過這些分享能讓國人認真檢視台灣的核電安全,就像林俊義說的「人生有選擇權,何不選擇一個安全無風險的環境」,期待這些省思能將我們帶往訴求安全的「非核家園」。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7期會訊(2011.10.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