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轉型論壇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台灣淨零,尋路共行」 資訊公開,公民參與

要求政府回應淨零排放路徑困境

為化解全球暖化危機,去年地球日總統首次在公開演說中承諾「淨零轉型也是台灣的目標」,今年3月30日行政院終於正式公佈「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報告,雖然官方明確回應國際趨勢,但實務上仍面臨許多問題與困境,因此在今年422地球日前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共同籌辦「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線上論壇,包含NGO、專家學者、綠能業者、立委、政府代表等,尋求社會對話,有500多人線上參與。在論壇中民間團體提出產業、能源多項具體政策建議(請見文末),希望民間主張能獲得政府正面回應。

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宣誓2050年完成淨零碳排為目標,所謂「淨零」(Net Zero)蔚為風潮,也是近年媒體、產業界的當紅話題,此次論壇不同之處在於強調以民間非政府組織監督政府與企業之視角出發,分別就減少碳排(產業淨零轉型)及增加綠能(再生能源發展)兩大受矚議題切入,由NGO提出對政策現況的觀察、挑戰與倡議,邀請專家學者提出具體建言。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莊老達等人皆出席活動,回應民團訴求。

論壇開場首先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提出與台大風險中心、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合作的《2050模擬台灣報告》,報告中主張在2050年之前應積極提高2030年中期減碳目標及策略,包含再生能源最大化、設定無煤時程以加速火力退場、採行更多元的產業轉型政策工具如碳定價機制、為綠運輸規劃發展目標、提升能源效率、抑制用電成長、強化公正轉型​​等。後續則針對最為尖銳矛盾、亟待政府回應的產業、能源轉型兩大主題深入探討。

「產業轉型」部分,對於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石化、鋼鐵、水泥、電子科技等產業鏈,指出根本關鍵仍在減少原物料需求,應從消費市場轉型來刺激產業升級創新。「再生能源空間藍圖」部分,以光電發展困境為例,回顧綠能政策推動歷程中屢屢發生的土地衝突,例如地目與現況不符、生態及農業威脅等,說明在台灣土地的稀缺與複雜性之下,更迫切需要土地整體規劃政策。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以台積電進駐高雄的個案出發,提出高環境標準的企業進駐,對減少污染等環境改善有所幫助。但她也說明,未來企業使用100%再生能源只是基本,該如何採用更多如屋頂光電等對社會、環境爭議最小、風險低的再生能源,是下一個重要的挑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以石化產業為例,說明「騰籠換鳥」如何作為邁向淨零的路徑。環境負荷有其極限,如果電子業是台灣目前產業發展的主力,那政府是否要思考石化業如何縮減規模、產業轉型,甚至安排退場機制?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明,2050年看似很遙遠,但對產業來講,其實2050就是明天,因為現在決定的製程都會一路影響到2050,因此未來10年的決策對達成淨零目標都非常重要。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指出,半導體產業的一枝獨秀的發展變成「一個人的武林」,這對於整體國家的安全、平衡是不適宜的,要有均衡產業結構,作法上應該是要比較自由化的方法,一個產業規模太大就要抑制。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表示,沒有循環經濟,哪有淨零排放?過去線性經濟在製造在過程中使用非常多能源,造成非常多的碳排。未來要思考如何透過循環經濟在製程上減少排放,提升資源效率,以生活端帶動生產端的循環變革。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減碳已經是企業要面對的真實問題,過去價格是影響市場運作最重要的訊號,而未來排碳也會成為影響企業投資的關鍵訊號。台灣包括鋼鐵業、石化業等難減產業如何減碳,半導體產業如何做到更好的物質循環,都會是政府未來規劃佈局的重點。

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出席論壇並回應,2050淨零排放是國際大事,總統在去年提出這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所以台灣必須要跟國際同步。在再生能源部分,民間社會模擬2050再生能源需達到80%-90%的佔比,但目前政府提出的目標是60%-70%,大幅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已經非常清楚,我們需要努力克服限制條件,這樣的願景才有可能達成。另外一大挑戰,是要保持電力的穩定性,儲能和電網的穩定是未來十年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推動再生能源會有更多挑戰,這是短時間內很明確要做的事情。

論壇主辦方呼籲政府各部會,跨出同溫層,保持與社會對話,強調「減少碳排」關鍵是製造部門加速結構調整,因為工業佔碳排放57%,其產業轉型是達到2050淨零的成敗關鍵;而「增加綠能」方面則呼籲土地規劃思維的重要性,能源、農業、土地三者管理機關應儘速協商,產出再生能源用地政策白皮書,並與全國及各縣市國土計畫接軌。法制與路徑應同步完備,加上公民參與並持續滾動修正,才能夠有效順利達到2050淨零排放。

 

政府回應「台灣淨零,尋路共行」民間論壇

承諾朝向能源部門空間計畫前進

隨著氣候問題日益嚴峻,蔡政府去年開始將淨零轉型納入更積極的施政目標,今年3月30日行政院正式公佈「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報告,2022年可說是氣候治理行動的關鍵一年。在今年的422世界地球日前夕,為了回應官方作為及當今社會情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五團體共同籌辦了「台灣淨零,尋路共行:台灣如何邁向淨零排放」論壇,包含NGO、專家學者、綠能業者、立委、政府代表等,尋求社會對話,共300多人線上參與。論壇上半場「淨零視野下的產業轉型」探討如何從產業鏈降低碳排,下半場「邁向淨零之再生能源空間藍圖」則聚焦在處理再生能源之國土規劃及電網穩定問題。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秘書長陳郁屏指出,推動再生能源不能忽略「空間錯位」造成對土地利用、利害關係人的不良影響。反之,許多國家有案例透過適當的區位選擇、光電板架設方式的改變,降低對生物生存環境的傷害,或維持農作物的光照及生長。台灣急需讓再生能源空間策略與國土計畫接軌,提出通盤性的用地發展原則,並讓地方保有規劃自決權,發展由下而上的用地規劃。

政大地政系副教授鄭安廷表示,大家都認同再生能源的發展,但「對的東西」需要被放到「對的地方」,確保空間分配永續且公正。再生能源發展要落地且具有架構的兩大關鍵,是空間發展策略以及用地白皮書,前者確認不同區域要發展哪些再生能源、怎麼發展,而用地政策白皮書就是「社會與政府溝通的文件」,給產業和政府各部門穩定明確的政策方針,讓公民參與有白紙黑字保障,並監督政府的作為符合社會共識。

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林法正說明,再生能源高滲透率會讓電網管理出現許多新挑戰。未來,政府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增加儲能系統、產製綠氫,來處理無法調度的綠電;同時,發展智慧型微電網、彈性交流輸電系統等技術,有助於提高綠能的滲透率。上述前瞻技術發展,應該完整規劃於淨零轉型之十二項關鍵戰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處長莊老達回應,為了再生能源要與農業共存,農委會提出三個原則:不影響農漁民權益、不影響農漁業發展、不影響生態環境。在這些原則下,農委會以漁電共生為主軸增加太陽光電,將豬的排泄物做沼氣發電、農業剩餘資源做生質能,再加上小水力發電,來確保邁向淨零過程亦保障糧食安全。

在最後的綜合座談中,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統整當日交流重點後表示,這場論壇是社會對話的開始,2050的目標很明確,但落實之路徑很艱難,需要諸多突破,例如2030的減碳規劃許多人認為太保守,而再生能源發展在台灣遇上地狹人稠的挑戰,需要很多配套措施。從京都議定書開後,台灣召開多次全國能源會議,始終只有環保署被交付減碳任務,各部會尤其是經濟部門站在反對立場。因此3月30日的淨零路徑報告由國發會公告一事,儘管是受迫於國際貿易壓力、出口存活而作出的承諾,仍是一項重要的前進。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與談時說明,如果政府要協助企業邁向淨零有三大工作:第一,提供企業有環境價值的市場誘因;第二,系統性的資訊揭露架構;第三,降低電力排放係數。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執行長林春表示,由於社會對氣候緊急沒有感受,動員很慢,也需要法律制度為轉型建立治理的架構。這包含三件事,第一個是欠缺中長期目標;第二是轉型需仰賴碳定價和總量管制這樣的系統;第三是建立衝突解決與對話的機制。

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回應,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需要更大的社會動起來。而「12項關鍵戰略計畫」目前只有簡單的概念,應更系統的布局與預算編列,並思考如何以能源轉型白皮書的精神,來建立合適的公眾參與機制,以利跟更多、更複雜多元的利害關係人討論。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行政院3月30日淨零目標與路徑公告既是起頭、也是最終章,但中間的篇章需要整個社會共同來撰寫。針對綠能開發,認同有必要朝著能源部門空間計畫的方向走,區位的選擇及設計方式很重要,除了屋頂、魚塭,還會使用工業區的儲備用地、水域海面,也需要找出利害關係人,處理潛在的衝突與摩擦,在此基礎下,估算要達到80GW有機會。

綜整政府對於整場論壇的具體回應如下:

一、目前已有 2050 淨零排放長期目標,但民間認為短中期具體路徑不清楚,且2030減碳目標太保守。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回應會做檢討,於年底進行修訂,同時氣候法草案期能在今年送立法院討論,望在今年通過。

二、台灣地狹人稠,綠能開發與生態、地景及農業衝突高,地面光電如何從40GW成長到80GW、甚至160GW?如何與農漁業共榮發展?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對此回應,將著手進行空間盤點,找出比較沒有爭議的區位及作法,而土地利用的最上位的原則,就是確保其可回復性。

三、行政院能減辦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淨零轉型之十二項關鍵戰略,目前只有基礎概念;碳定價機制,短期內是徵收碳費為主,上述兩者將持續進行社會對話,而公正轉型未來會有明確的部會分工及預算。

 

論壇主辦團體以「淨零轉型、尋路共行;資訊公開、公民參與」口號來強調,淨零路徑是社會對話的開始。期許政府開放更多公民參與的機會,深化公民社會在台灣邁向淨零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主辦單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新聞聯絡人:(聯絡窗口)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黃斐悅 0920-711105

                      (論壇總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崔愫欣 0939-121981

 

論壇直播線上連結:https://youtu.be/yiobrI4kZ9I

檢附420論壇講者PPT~~ https://bit.ly/3L1DFxj

 

 

「台灣淨零,尋路共行」論壇提出之民間主張

一、針對產業轉型:​​

  1. 耗能產業要根本性的減少對於鋼鐵、石化、水泥等原物料的需求。除了推動生產端內部的能資源循環,亦須將消費端的生活轉型納入循環經濟的設計範疇,才能從源頭減少能資源消耗,刺激創新並帶動產業升級。 
  2. 應把握未來十年耗能產業老舊設備的汰換潮,強化2030年的工業管制強度,以2035年零碳製程占比達半為目標,加速導入低碳製程。 
  3. 電子業須提前以2040年達到RE100為目標,並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確保所取得的綠電是真正對環境與社會友善的能源,促成環境、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共生共榮。 
  4. 應結合「積極碳定價」、「效能標準」、「低碳製程融資」、「低碳公共採購標準」、「全生命週期資源循環管理」等多項管制工具與經濟工具的政策組合,推動跨領域的工業去碳化旗艦計畫。

 

二、針對綠能發展:

  1. 經濟部應即刻研擬再生能源空間發展策略,具體包含空間發展構想、全國用地白皮書與用地發展原則,作為再生能源用地開發的上位政策。
  2. 用地政策白皮書,應循國土計畫法程序,與全國及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接軌,以發揮計畫引導再生能源用地土地使用行為之功效。
  3. 用地發展原則,應以土地的可回復性與空間的複合利用為優先,提出地方開發指引與應用技術規範。
  4. 太陽光電發展應保障公民參與以利公正轉型,包括提供自建小型設施的優惠金融方案與相關創研,以及確保社區對規模型提案的知情參與權。

 

三、針對氣候治理:

  1. 加速火力退場,規劃無煤時程與天然氣過渡:根據民間模擬研究,在淨零排放目標下,2050年時燃煤加燃氣發電在電網中佔比應低於10%,且需要全面搭載碳捕捉封存技術。目前官方淨零路徑中「火力加上碳捕捉封存技術」占比高達20至27%,倘若碳捕捉封存技術的成本或運用狀況不如預期,不僅零碳能源的願景可能受挫,也會連累其他需要電氣化的部門,恐成為台灣達成淨零排放的破口。淨零路徑中應該納入「無煤時程」、「天然氣過渡橋接與退場」的具體規劃。
  2. 提升能源效率,抑制用電成長:目前官方淨零路徑所預估的2050年前電力成長平均為每年1.5%至2.5%,倘若沒有足夠積極的節能政策,2.5%的電力成長將對再生能源建置以及減煤期程帶來壓力,抵銷得來不易的減碳成效。根據民間模擬研究,要達到淨零,未來三十年能源效率要加倍,用電成長幅度需抑制在1.3%左右,且主要驅力來自各部門的電氣化,而非需索無度、未加節制的用電需求。政府應提升當前每年改善2%的電力密集度改善目標,或是強化針對工商大戶每年節電1%之目標與執行力道,投注更多政策資源在提升能源效率上。
  3. 規畫與「2050淨零排放」相符的2030年中期減量目標:根據民間模擬研究,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基準年2005年相比,應減少約40%,然而官方淨零路徑並未對2030年減量目標多做著墨,倘若仍停留在當前不到三成的減量目標水準,將會把不成比例的減量負擔留給下一代,更增加達成2050淨零的困難,政府應重新評估2030年的中期減量目標,並使其符合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舉例而言,,2020年時幾位德國年輕人便曾因不滿德國《聯邦氣候保護法》中2030年目標不夠積極而發起訴訟,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因而宣判《聯邦氣候保護法》部分違憲,需提高2030年減量目標,而後德國聯邦政府也將2030減量目標由55%提高為65%。
  4. 完善碳定價機制,明定碳費轉碳稅時程:對溫室氣體排放課以稅費,即充分有效的碳定價機制,是促使化石燃料退場、再生能源發展、提升能源效率與推動產業轉型的重要關鍵,也是落實污染者付費、氣候正義的精神。政府應確保碳費能定期提升,對準國際淨零目標下應有的碳費水準(2030年時每公噸3000元),並且應明確規劃由碳費轉為「碳稅」的時程。
  5. 落實政府部門、中央、地方與民間社會的溝通與協作:邁向淨零需要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同時也得謹守「不遺落任何人」的原則,因此勢必得強化社會對話,淨零的政策規劃與執行更需仰賴中央\地方、政府\民間的共同努力與協作。官方淨零路徑中的12大措施下的具體戰略規劃,除了中央各部會應強化協調外,更應參考能源轉型白皮書的協作精神,落實中央、地方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協作與溝通,避免落入前瞻基礎建設跟過往行動方案中各部門各行其是的窠臼,才是穩定打造淨零社會的基礎。

 

四、針對運輸淨零:

  1. 運輸淨零轉型需「以人為本」而非「以車為本」,應設定綠運輸發展目標,而非偏重運具電動化:

在淨零排放路徑總說明中,運輸淨零轉型幾乎只談運具電動化的目標和策略,顯示政府所想像未來的運輸環境依舊是一個「以車為本」而非「以人為本」的運輸環境,若是以人為本的運輸環境,應該是優先發展綠運輸,讓民眾的基本移動需求都可以透過公共運輸、步行、自行車完成,剩下無法移轉至綠運輸而需要使用私有運具的移動需求,才以運具電動化來減少碳排。
但是,目前的運輸淨零轉型卻幾乎全數押寶於運具電動化,雖然於說明中指出「運輸部門仍需要有整體性策略以減少車輛的使用」,但其目的竟然是「為了減輕電動車充電需求對電力系統之負荷」,顯示政府策略本末倒置,減少私有車輛持有、提升綠運輸使用才是運輸邁向淨零的根本作法,其優先次序應先於運具電動化。
因此,我們認為,政府應設定明確的綠運輸發展目標,至少提出六都與非六都的綠運輸願景,例如提出增加綠運輸與減少私有運具的使用比例目標,才是更為根本的作法。

  1. 交通部應扛起運具電動化政策配套主責:

我們肯定政府提出運具電動化目標,在2040年新售車輛全面為電動汽機車。但要提醒交通部,運具電動化的想像不應只停留在一台燃油汽機車換成一台電動汽機車,更應該是汰換掉老舊燃油車輛後,促使民眾轉換成使用共享汽機車、公共運輸,或是較輕量的運具如電動自行車。

運具電動化的本質是汰舊換新,以運輸減碳最大化思維來看,換新不只要換成能效更高的運具,也希望減少車輛大小和數量。因此,民間團體才會不斷強調,不可以將汽機車電動化主責推給經濟部,因為以產業發展的思維,就會只有把一台燃油汽機車換成一台電動汽機車,而沒有減少車輛大小、數量的交通思維在內。

同時,交通部也應思考綠運輸與運具電動化兩個領域如何相互搭配,例如大眾運輸場站周邊的步行、自行車環境與電動汽機車停車管理、充換電樁設置,應該由交通部提出明確的政策指引來引導地方政府,結合綠運輸和電動化兩個領域就是交通部應該發揮專業的地方,而非交通部只主管綠運輸領域,卻把運具電動化推給經濟部。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