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食農教育跨領域工作坊】食農教育如何凸顯在地飲食文化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食農教育跨領域工作坊

      食農教育作為飲食文化、農業發展與永續經營的根基,需要透過終身學習的氛圍營造,讓民眾了解環安、食安與農安議題的環環相扣,藉此厚植國人食農素養。《食農教育法》於今年四月立院三讀通過,賦予食農教育正式的法源依據與預算,主婦聯盟亦提出「綠色飲食生活圈」的概念,特此舉辦跨領域工作坊,廣邀食農立法推動先進與實務推動者,彼此分享所見所聞,期許達成跨領域共創、共善、共好之理念。


【專題演講】食農教育如何凸顯在地飲食文化

主持人|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主講人|張瑋琦(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長期關注食農教育與原住民文化的張副教授,呼籲台灣發展食農教育的同時,不容忽略這塊寶島最悠久的住民-原住民食農文化。藉由援引食農教育法源,作為今日主題分享的開端。

第三條飲食文化指各地區各族群對飲食方面之技術、習慣、禮儀及儀式活動

      台灣歷經各式族群的遷移,早已促使台灣成為文化薈萃的寶地,現有外省人、漢人、新住民及原住民等,族群脈絡多元而豐富。緣此,台灣的食農教育並非一件制服穿到底,必須要因地制宜,食農教育如何從文化角度出發至關重要。

      張副教授舉例自己曾參與泰雅族部落生態農耕計畫,輔導面臨空污議題之下的原民火耕文化保存,農田從何處開始燒?何時要燒?如何堆放木材?其中其實蘊藏許多原民的傳統智慧,火耕不僅只是除草清園亦能達到友善生態,是值得透過食農教育保存下來的文化。

      張副教授認為食農教育若要談及文化可以談很深,光是原住民的主食小米,就具有品種多樣性,從世俗(飲食)到神聖(祭祀)的姿態皆有不同的表述;而阿美族則具有採集野菜的文化,甚至有句流傳的話「有苦澀的野菜,因此有阿美族的血」,一句話背後也包藏著阿美族人對環境的態度,並非三言兩語就能道出。

     原住民的食農教育除了飲食,更涉及環境且代代綿延不斷地相傳,從原民特有的高山農業、高山林業與海洋關係,皆能看見其中蘊藏的文化價值。

圖:當日張瑋琦副教授分享現場

 

第四條文化主管機關須負責各族群、不同社群飲食文化之研究及推廣事項

      食農教育法指示主管機關因依照宗教、區域、族群等,制定食農教育規劃。張副教授指出正是這點與國民健康法最不一樣,再加上在地飲食文化與里山倡議結合,根植在地自然環境的文化或是防災食農教育,更能發揮食農教育的多元層次展現。

       接著,張副教授再接續舉例,鄰國日本運用校園午餐推動食農教育,使用餐盤將菜飯分格這點做得很好,重視擺盤、恢復飲食美學也是做文化最重要的事情。亦提到美濃龍肚國小文化飲食食農教育做得很好,食農教育一條龍:食農教育由祭拜土地公、插秧、照顧、收割,最後的收成由畢業生做成一道道餐點招待老師。可惜的是,政府9月預計推動中央廚房的政策,可能埋沒該學校的成就。現在正與旗美社大合作積極協調,必須保留自主廚房的典範。呼籲各縣市若有這樣的學校應該要補助,莫將本來已經有100分食農教育成就的學校,硬生生地打回0分。

圖:當日討論現場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