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食農教育跨領域工作坊】食農教育推動與發展之觀察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專題演講】食農教育推動與發展之觀察

主持人|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主講人|林如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農委會推出的食農教育概念架構分為:3面(農業生產與環境、飲食健康與消費、飲食生活與文化)6項(農業生產與安全、農業與環境、飲食與健康、飲食消費與生活型態、飲食習慣、飲食文化)相互關聯密切,沒有誰最重要但缺一不可。

圖片來源:林如萍教授當日分享簡報

       台灣先前經歷各種黑心食品風波,食農教育的意識漸漸抬頭,林如萍教授認為雖然台灣食農教育的起身是食安,但不該僅止於食安,而是該利基於安定、安心、安全,讓全民支持食農教育其餘的農業、文化、飲食等面貌,以達到安全、幸福、永續、前瞻的目標。林如萍教授提出推廣食農教育之初,最該解決的兩項問題:

食農教育是甚麼

      當務之急是需要定調台灣各界對食農的定義,否則會出現營養師覺得只是營養教育,農方覺得只是農業生產、銷售的問題解決,造成食農教育七零八落,各專業間施行食農教育存在知識與資源的斷層。因此,林如萍教授提出「共好的聯集」以含括食農教育的各式精隨,規劃出食農教育三面向:農業生產與環境、飲食健康與消費、飲食生活與文化,認為三項必須要在食農教育中具存,要求學校三面都要有,以免造成談台灣食農教育的人都是同溫層而剛愎自用,要把弱連結拉進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定調台灣食農教育的路途上,需要先知道台灣食農教育的起點在何處,林如萍教授曾在2015年進行「台灣民眾餐桌大調查」,結果指出大家過年的餐桌一定出現魚,國人認為喜宴最必備的兩道菜為冷盤與湯圓,大家最常吃的青菜是高麗菜,最常吃的水果是蘋果。盤點出許多屬於我們日常或文化常見的食材,成為編列食農教育課程與活動的素材,民調亦認為家庭及學校的飲食教育都重。林如萍教授認為可以先打開學校的門,再將食農教育帶入家庭。在課程規劃的主題搭配上,一定要有農業生產與環境的面相設計,再選飲食健康與消費或飲食生活與文化作為次要主題。

       食農教育的推動需要研究、發展、倡導,以達到全民覺察、接受、行動。林如萍教授亦在食農教育實際施行上提出見解:農遊不能只有採果樂,要帶消費者認同理念、食農教育不該只是單一部會處理、學校教育不該脫離現場等想法。並舉例花蓮洄遊吧的洄游朝體驗,帶領遊客親下漁場並料理魚料理,是食魚教育實際操作的模範之一。隨著食農教育的定調,其實能夠衍伸更多議題被探討,例如:校園午餐被視作福利的手段,若是定調學校午餐為食農教育的一份子,是不是更能發揮校園午餐的價值,系統性地全民投入力量呢?林如萍教授的拋磚引玉,值得我們省思更多食農教育推行所帶動的周邊效益。

食農教育的連結與治理

       美國的食農教育稱作Agricultural literacy,日本則是Food literacy,從美日國家對食農教育的名詞定義,可以得知美日在食農教育欲強調的面向,分別為飲食與農業。而台灣則是以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作為食農教育的正式名稱,可以充分展示台灣以農立國,且擁有多元文化的注重,也意味著致力於產地連結餐桌的使命。

圖片來源:林如萍教授當日分享簡報

       在食農教育立法之前,地方社群早已有各式食農教育存在,立法之後該做的事就是連接起台灣各點的食農教育,林如萍教授認為我們需要一個網絡且真實有關聯性的作為,如:個人、教育、食品業者、地方政府、營利組織等同心協力,匯聚力量才能有效治理。       

      此外,林如萍教授亦點出因應國際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浪潮,食農教育的連結與治理能夠加入議題處理,例如:援引零飢餓目標的執行重點,應當放置於處理「零」,當永續食物系統加強,大家做到惜食惜福、資源平均分配,飢餓便不復存在,食農教育能成為公正轉型的手段之一。

      在主題分享的結尾,林如萍教授強調教育並非教與學,而是策動與改變,期許政府民間持續動員,從土地出發的食農教育,讓台灣人民吃出好健康、吃出好家庭、吃出好環境、吃出好人情。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