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專題演講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承接今年4/19通過的食農教育法,以及主婦聯盟綠色飲食生活圈推動欲達成目標,主婦聯盟正式啟動「綠色飲食生活圈食農教育示範輔導計畫」,藉此思考如何匯聚社會力,讓我們面臨的問題透過對話溝通帶來轉變。隨著時序推移,計畫已進行至第二部分「徵選團隊」,為了激發各地食農教育有志之士結合在地發想創意提案,主婦聯盟特此舉辦提案培訓營,廣邀專家分享自身經驗,一同與線上線下聽眾燃燒自己腦內的小宇宙。率先舉辦的場次為高雄場,就讓我們來瞧瞧當日講者分享了哪些有趣的內容吧!


【專題演講】如何結合企業ESG與食農教育來推動地方創生

主持人|邱靜慧(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主講人|吳詩涵(幸福良食有限公司執行長)

與其說幸福良食是一間公司,不如說它是一個青銀共農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幸福生態系的故事。幸福良食串聯超過200位的農夫與地主,認為農人不應該被苦、貧、窮、等待補助等負面形象套牢。針對食農教育內涵裡的地產地銷,幸福良食身為第一線的生產者,除了與消費者對話,更注重如何更多年輕人願意加入第一線生產者。一分地黑豆收成,一年就兩萬,如何讓年輕人加入呢?

發現問題 對症下藥

        解決問題之前須要先面對問題。幸福良食在2014創立之初,盤點台南學甲農村問題,發現(一)農民高齡化平均62歲,平均持有農地0.8公頃,農業收入約8 ~ 10萬/年;(二)土地廢耕;(三)人才不足導致青農沒錢沒地沒技術,兼職農民超過75%,從農之路漫長挫折大;(四)不懂銷售、不了解市場、供需失衡,且小農總要會十八般武藝,又要耕作,又要行銷管理,根本分身乏術;(五)一般大眾逐漸習慣外食的飲食習慣改變,也造成食安風險大增。幸福良食綜整出老農凋零、土地廢耕、人才不足、不懂銷售、食安風險等問題,阻撓著青年返鄉從農。

導入青銀共農 改寫老農人生

        危機就是轉機,幸福良食支持青年成為專業大農,並推動產地直售,希望讓青年安心從農、老農安心養老、民眾安心食用,達成三方共好,進而讓土地永續,產業得以永續轉型。於是想出「青銀共農」的點子,重新置換老農與青年在農村的角色。成立合作社推動青銀共農模式,藉由青銀共農生產農產品,透過大型加工廠加工,最後主要推動企業進行「永續責任」採購。不僅讓青農有土地可以發揮所長,也就此開啟老農新人生,老先生繼續巡田,老太太整理黑豆話家常,滿足成就感與社交需求。

幸福千千歲 展望好未來

        幸福良食有著「讓人與土地一起幸福千千歲」的宏願,甚至推出自有品牌「幸福千千歲」販賣友善農耕的黑豆製品。幸福千千歲不單是一個品牌名稱,抑是對農村未來的期望,品牌蘊藏的核心精神有四點:(一)青銀共農、專業產銷;(二)科技管理、精準耕作;(三)在地生產、土地永續;(四)B2B、責任採購。

        針對青農的人才培力,幸福良食亦是捨我其誰,辦理「良食人才學院」,授課對象分為農業學生的實習就業(良食人才學院課程4場,147人)、農二代的接班轉型(青銀共農小聚 5場,219人),以及消費者的食農體驗(食農教育工作坊 4場,115人)給予資源,網羅更多有可能進入農業界的人才。唯有年輕新血的力量不斷挹注,才能帶給農村展望好未來!

引領雜糧農業永續轉型

        隨著國際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浪潮,幸福糧食的雜糧農業亦有其因應之道,與品牌理念大致不謀而合。

        幸福糧食積極地扭轉慣行農法思維與習慣、與企業合作、提升青農專業力,為台南學甲的農村創造無限可能,翻轉該土地每個人的角色定位,大家朝向共創、共善、共好對來前進,增加就業、創業的機會與可能性!現在,黑豆田的一分地一年變成可以進帳18萬元!

圖:吳詩涵執行長當日演講現場


【專題演講】食農美學與藝術

主持人|邱靜慧(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主講人|陳亭瑾(旗美社大財務專員)

初染在地色彩

        2001年3月3日,旗美社大正式開學,是臺灣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從高山到平地,旗山、美濃、內門、山林、甲仙、六龜、桃源、茂林、那馬夏等,各式各樣的地理、族群、文化都是旗美社大服務的範圍。志在解決人口外流、農業凋敝、農村空洞化的危機。2001-2011年社大早期定位在食農議題先行,2011-2022年融合學習社群陪伴,旗美社大持續朝向互相成長、共好共榮,農村加值的方向前進。

旗美社大工作者修練之路

        旗美社大22年的歷史中,陳亭瑾專員分享2014年社大雙軌制(學程與流域結合)實行,是旗美社大發展歷史中的轉捩點,發展四個面向的課程內容:人文與社會、自然與環境、技藝與產業、生命與健康。朝向生活感營造、聚落紋理刻劃、多元價值加值等執行方針,輔以強化自身創辦理念:農村不是只有農業,還有生活。

  • 生活感:創造共同經驗、文化再現
  • 聚落紋理:實踐農村學習,從種稻開始,用身體感知農村時間
  • 多元加值:農村多元面貌,不同行業對於農村的詮釋
  • 具體實踐:農村月曆、版畫紀錄、記憶傳承活動、零剩食共學廚房香蕉咖哩製作(小農食材、議題性食材、媒體識讀)、客家話季節生活學、學園共耕、藝起農廢、山村生活節

夥伴支持 未來加值

        素昧平生的人抱持著共同理念串連在一起,運用創意與藝術加值農村價值,營造農村生活感與大家的生命共鳴。陳亭瑾專員一同陪伴旗美社大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她點出食農美學與藝術結合的重點:多元價值非單一體系、有意識擴大參與、陪伴與支持網絡,軟實力乃促成農村重返榮景的關鍵因素。

圖:陳亭瑾專員當日演講現場


【專題演講】食魚教育在澎湖的實踐

主持人|邱靜慧(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主講人|巫佳容(年年有鰆負責人)

「鰆」是土魠魚,澎湖最具代表性的魚種,也是澎湖人餐桌上的經典佳餚!年年有鰆是一個花樣年華的少女-巫佳容自覺啟發的故事,有感於四面環海的澎湖人民有世代落差,現在的年輕世代根本不懂魚,因此志在復興澎湖新世代的味覺!

心中理想的食魚教育

吃在地、食當令!食魚教育應該包含完整地從大海到餐桌的歷程:

l   物種認識:名字、特徵、生態習性

l   生產介紹:是如何被捕撈或養殖

l   處理烹調:屠宰分解、料理烹調

l   選購嘗鮮:挑選要訣、採買時節和挑魚刺

l   人文分俗:該物產所衍伸出的習俗文化

食魚教育向下紮根 橫向連結

        有了初步的想像,再來就是將其化為行動,佳容進而系統性構思出垂直與水平的執行方向。期許向下扎根彌平世代魚類知識的落差,以及連結各領域產業,觸及更多利害關係人。起初,先採取田野調查並釐清痛點,針對目標族群擬定解決對策,舉澎湖在地人為例:

l   痛點:年輕人不懂魚、不擅長吃魚、對魚陌生、同儕缺乏討論交流、世代隔閡擴大

l   對策:青銀共廚邀請社區長輩擔任主廚、魚市場導覽、魚料理觀摩、多元有趣的食魚活動

        年年有鰆進行縝密的調查,也為各種族群量身訂做適合他們的食魚教育。針對學生,年年有鰆到校推廣行動廚房、認識澎湖魚明星、怎麼吃魚乾以及牽罟漁法體驗;針對遊客,發展深度旅遊;針對地方青年,舉辦遊程串連社區。除此之外,還有赤崁下雜魚圖鑑、魚乾君的澎湖冒險繪本等文本發行,以及自媒體經營,讓年年有鰆的食魚教育不只僅存於澎湖,更能透過文本或網路等方式,重現引以為傲的食魚文化,觸及更多關係人,一同為台灣的食魚文化留下新數據,寫下新的篇章。

圖:年年有鰆周邊商品(取自巫佳容當日分享簡報)

圖:巫佳容當日演講現場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