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專題演講

您在這裡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本會於今年10月份開跑臺灣北、中、南、東【建構在地綠食生活圈提案培訓營】,希望集結各地從事食農教育推動的關係網絡參與者,各個領域相互影響串聯,透過資源共享,共構一個緊密豐富的綠色飲食生活圈。繼高雄與台北場的順利落幕後,10/26日迎來台中場,當天集結了來自中部地區各個從事食農推動教育的工作者參與,一起激發綠食生活圈提案的靈感。


【專題演講】綠色飲食生活圈食農教育示範計畫

主持人|呂木蘭(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

主講人|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主講人|張玉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行政主任)

食農教育新紀元,共建綠食生活圈

        現今都市化、全球化、商品化、造成食與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斷裂造成食安問題,我們開始思索人們的生存模式,如何才能將這些斷裂連結起來,讓食和農發揮最大的價值是我們對食農教育賦予的期望。

        本會在2011年提出「綠色飲食教育」,帶領民眾從飲食議題進而關心環境。而為捲動更多人投入綠色飲食教育,於2014年起推動《食農教育基本法》立法運動,2015年提出綠色飲食生活圈,連結更多食農社群、建立網絡改變社會價值和生產環境,吳碧霜執行長也提到,現在農業世代交替正是一個轉換的時機,我們可以找出更多友善做法,從問題意識出發,透過個人價值與公共價值結合,達到永續共好的可能。

        而近年來食農教育也納入了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考慮,除此之外糧食安全、農村發展都成為人們關注的議題,台灣農業面臨的問題怎麼調適,面對生活挑戰能力和態度也是食農教育重要的一環,透過各種推動打通環節改變食農環境,觸及更多利害關係人推廣永續飲食概念,期望可以創造更多的典範打造共創、共善、共好的綠色飲食生活圈。

整合資源 提案補助最高40萬元

        提案前置需要盤點相關利害關係人,梳理目前推動食農教育欲解決的問題與在地資源,提案透過徵選,預計北中南東將會入選4-8組團隊,並有機會獲得最高40萬元補助,本會行政主任張玉鈴針對提案徵選說明,會針對提案的公共性、影響性、持續性和可行性作為評分標準,其中公共性和影響性各佔30%,而持續性和可行性各佔20%的比分。


【專題演講】從天空農場創造綠色生活圈連結

主持人|呂木蘭(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行委員)

主講人|張明純(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建構屋頂上的開心農場

        由台中教育大學張明純老師和學員們分享,如何在都市水泥叢林中的屋頂建構開心農場,如何在這座農場中和同學們一起種出生命體驗。

        張明純老師設計的這堂食農教育課試圖用微型學程讓同學走入農事狀態,希望食農教育能為學生帶來不同以往的教育經驗,而培養食農涵養過程中造就學生什麼樣的態度,都是張明純講師設計課程時所考量的,於是就在水泥大樓中帶著學生創造了天空農場。

        張明純老師帶著閱讀一本精彩的小說般,卻不知道結局如何發展的心情開啟了這堂課,從帶著學生鬆土、翻土、做菜畦、搭棚架、栽培管理的過程中,發現種植短期作物的門檻不高,易於建立學生的成就感。育苗也是這堂課注重的環節,可以讓更多學生觀察生命從零到有的發芽過程,更加認真對待生命、對自己的作物更有責任感。張明純老師也不免發現學生對這堂課投入的程度比以前多更多,體驗的農事過程中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受的,將難忘的回憶刻劃在心上。

        課程中,張明純老師強調用友善的方式種植,尤其重視土壤的改良。將過往被視為廢棄物的生廚餘回收再利用。並在過程中習得土壤堆肥的科學知識。並和生態中的土壤生物和微生物共存。而孩子們也打破對農耕及周遭刻板的迷思。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透過行為模式的改變,漸漸地和天空農場產生密切的連結。

圖:張明純當日演講現場

在都市創造生物多樣性

        天空農場不僅因為食農教育間接改變學生的生活和行為,也間接的讓校園的生態豐富化,如有食牙蠅、黃婦鹿子蛾、小繭蜂、虎頭蜂等昆蟲而這些昆蟲為菜園們帶來傳遞、撥種、授粉甚至可以除害蟲,天空農場在師生共同努力一段時間後,自成一個豐富的生態圈。

        透過食農教育課中的溝通對話,也無形中創造學生們的飲食生活圈、和校園周邊餐廳連結,天空農場、家人和同學形成了綠色飲食生活圈,這堂課有太多無形的回饋值得我們一起投入。

圖:天空農場現場參觀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