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皆食農

您在這裡

作者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

俯拾皆食農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

 

2022年4月19日「食農教育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此消息一出,食農界莫不歡欣鼓舞。當此之際,我很榮幸受農訓雜誌之邀撰寫食農教育專欄。本專欄訂名為「俯拾皆食農」,欲分享本人對食農教育信手拈來的見聞、觀察與思考,期能陪伴國人在食農教育的路上共同成長。

國內食農教育立法的脈絡,可溯源自2011年我所執行農委會的《農村綠色飲食與食育推廣方案之研究》科研計畫。我在該計畫中梳理日本食育計畫的內涵,並於隔年起,開始在農會及農民訓練研習中推廣食農教育理念,倡議食育立法的構想。2012年姚文智立委亦留意到日本《食育基本法》的重要性,乃於2012年12月25日假立法院召開國內第一場食育立法公聽會,但可惜當時風氣未開,討論有限。2014年,有鑑於連續三年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及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張立法,故邀清華大學李丁讚教授擔任召集人,籌組「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共同研擬〈食農教育基本法草案〉。2015年主婦聯盟版草案完成,於宜蘭召開論壇宣示推動立法,並於2016年春交由陳曼麗立委送入立法院;同年稍早尚有姚文智立委的〈食農教育法草案〉提交立法院審查。[i]緊接著2017年蔡培慧立委擬定〈食農教育法草案〉,[ii]而農委會亦於2018年召開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宣示推動立法。[iii]

食農教育從概念引進到通過立法,竟走了十年光景,細思其與日本最大的不同之處,即在於它是民間力量由下而上,引領政策改革的運動。台灣透過社區營造長期建構的公民社會,成為民間推動食農改革的豐沛後盾,而台灣活潑的社會創造力及高度的國民資訊能力,使民間推動者能旁徵博引來自世界各國食農教育的優點,落地生根而成為精彩多元的行動。目前累積的成果相較日、英、美等先行國,毫不遜色。

過去十年來台灣的食農教育有三個較大的演變與進化,我稱之為食農教育1.0、2.0與3.0,以下逐一說明之。

 

食農教育1.0

董時叡教授、蔡嫦娟教授、顏建賢教授及張瑋琦教授,是國內食農教育發靭初期的主要推手。董、蔡及顏三位教授出身於農業專業領域,他們承繼了農業體驗式教學的傳統,強調「親手參與」與「做中學」,並確立農政單位在推動食農教育的重要性。[iv][v]而張瑋琦則從人類學觀點強調文化的重要性,認為在多元民族併存的台灣,應以在地食物系統及族群文化為基礎,發展因地制宜、彰顯文化特色的食農教育。食農教育1.0在張瑋琦及顏建賢的主張下,整合了農業與文化的視野,為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食農教育打下了基礎(圖1)。[vi]

圖1 食農教育2.0概念圖 資料來源:張瑋琦、顏建賢(2011)

食農教育2.0

21世紀初,溫室效應惡化及全球溫暖化造成環境問題日益深刻,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21)在巴黎召開,氣候變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當全球開始反思農業對環境的影響,回應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簡稱「全變」)之際,台北市立大學陳建志教授提出的食農教育八大面向可視為2.0版的代表。指標中增加「全變調適」大構面,以及「認識里山與里海」、「生態體驗」、「多吃蔬食少吃肉」及「研發昆蟲等低碳食材」等細項,讓國內的食農教育視野從農事與烹飪的實作體驗,擴展至對環境的關懷(圖2)。[vii]

食農教育3.0

2014年我國教育部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終身學習核心素養:歐洲參考架構》,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提出的「核心素養」內涵,制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三面九項核心素養,並於108學年度起實施(簡稱「108課綱」)。[viii]2017年,林如萍教授接受農委會委託規劃食農教育的概念架構與目標,即承襲108課綱三大面向的架構──自主行動(自發)、溝通互動(互助)、社會參與(共好),結合美國飲食協會提出的「飲食素養」與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提出的「農業素養」,提出「食農教育 ABC 模式」三面六項的架構(圖2)。[ix] 此一指標的制定,宣告台灣的食農教育走入體制教育。

左/圖2 食農教育2.0概念圖 資料來源:陳建志、林妙娟(2015)
右/圖3 食農教育3.0概念圖 資料來源:林如萍(2022)

 

上善若水,食農如常

台灣的食農教育由民間自主開枝散葉逐漸走入體制,下一步怎麼走?以下幾點拙見:

  • 避免體制性僵化:食農教育體制化有利於更有系統地培育推廣人員、設立認證制度及教學材料。其優點是使教學者有所專業,教學內容有所依據,但缺點是可能壓抑批判反思的力量。食農議題廣泛,且台灣社會多元,在追求公共性外亦應包容異己,避免一言堂試的教條。
  • 避免食農教育商品化:近年來,台灣積極引入日本的食育士制度及教材。然而,日本的食育指導士制度由民間發證,而取得證書並非難事,日本學者批評食育認證商品化傾向導致食育知識的生產成為市場邏輯的傳聲筒。[x]台灣應發展具有自己文化主體性且因地制宜的教學內容,故是否要翻譯日本的教材,引進日本的食育指導士制度,仍值得深思。
  • 避免淺碟體驗化:我很喜歡「上善若水」這個詞,意思是最好的美德應該跟水一樣,平淡無特殊的味道。最近幾年政府鼓勵各地發展食農小旅行,雖然立意良善,但仍應避免過度將食農教育淺碟化。

俯拾皆食農的願景,即是希望在生活中培養民眾食農素養。讓美食大國的台灣國民,談論起食物時不僅止於美味與否,而樂於探究食物背後的文化意義、生產者故事、健康的選擇,更樂於透過飲食實踐糧食正義及環境永續的責任。

 

本文轉載自農訓雜誌雙月刊,2023年2月,第389期,頁28-31。


[i] 參見食農教育知識整合平台,https://fae.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kids_edu_articles&id=5

[ii] 同上引。

[iii] 吳欣宜(2021)。食農教育立法之展望。立法院第十屆第六會期議題研析,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209733

[iv] 顏建賢(2005)。農業資源與教育的重要性。載於陳美芬(主編),走訪鄉村---戶外農業體驗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設計(頁13-22)。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v] 董時叡、蔡嫦娟(2012)。農村綠色生活推廣方案規劃研究:食農教育課程規劃設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01年度科技計畫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vi] 張瑋琦、顏建賢(2011)。鄉村綠色飲食指標建構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5(2),51-69。

[vii] 陳建志、林妙娟(2015)。全球環境變遷下食農教育的課程內涵探討。國教新知,62(4),61-72。

[viii] 黃琇屏(2017)。淺談核心素養與評鑑概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91-94。

[ix] 林如萍(2022)。美好生活的實踐──食農教育教學知能手冊。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s://fae.coa.gov.tw/files/kids_edu_ad/13/A01_1.pdf

[x] Kimura, A. H. (2011). Food education as food literacy: privatized and gendered food knowledge in contemporary Japan.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8(4), 465-482.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