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聯盟合作社]可持續和平研究計畫見聞-實踐、生態、生計、文化

您在這裡

作者
陳秀枝/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去年(2010)12月6~14日由我代表合作社參與在香港大學的工作坊活動。是續2008年8月17~24日,陳來紅代替謝麗芬代表合作社參與「和平婦女研究團隊」在寧夏銀川的「生態生計文化及可持續和平——行動研究工作坊」後,
各個參與團體報告兩年來的工作重點與成果。這次的主題是「理想和平生活的元素-生態、生計及社區文化的有機結合」。
 
這是一項為期兩年的學術研究計劃,由2008年下旬至2011年。主要參與者的背景來自竭力推動改善生態、建立可維持生計的婦女合作社、保育社區傳統文化等工作者。目的是整合中國、台灣、香港三地基層婦女的知識和經驗,確立從婦女的工作經驗上重新檢視和詮釋和平的理念和意義;建立一套既可持續生態資源,又可維持生計的可能生活模式。我們合作社也是研究計畫參與者之一。
 
研究的特色
 
行動研究的方式突破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兩者的二元身份,大家都是行動者,一同策劃、整理知識、學習和反思,形成行動伙伴的關係;用意是更貼近來自基層婦女的生活方式,減低形成強烈的權力關係,由上而下的研究姿態,參與的和平婦女大多是勞動者,日常都是從身體勞動及跟人直接的溝通來累積知識和經驗。
 
2 0 0 8年「行動計劃」工作坊的最後,婦女按她們社區、組織的狀況、現實工作的進度、工作坊中得到的啟發等,為未來擬定行動計劃大綱。這大綱需要各自返回組織後匯報給成員知道。不管當中是否會修改,研究團隊便按需要探訪個人和團體,且協助婦女返回家鄉後,推展與落實行動計畫。
 
包羅萬象的工作坊
 
除了每個和平婦女以形式不拘做成報告,總結這兩年在行動過程中面對困難的努力和反思的歷程;還有在這兩年中,研究團隊的成員就一些行動計畫和交流互動做了記錄,以記錄片呈現並討論;最後拜訪香港在有機農業與社區經濟等方面的實踐具有特色的例子,並與他們做交流。
 
我最想分享的見聞是來自江西王華連的例子。她嘗試以「音樂」組織婦女與介入社區問題。在銀川那次的工作坊裏受到啟發,得知農藥化肥破壞了生態、影響健康。在她自己的行動計畫中,許下三個願望:第一、放棄了唯一的主要經濟來源「農藥、飼料行」;第二、為了大家的健康也為了增添自信,並為了給村民帶來好的環境和氣氛,要辦鼓樂隊;第三、她說:「我要慢慢地改變其他人,為了我們的資源,我會盡力而為地要求大家去珍惜它(土地)。」。
 
實踐生態生計文化
 
在這次的分享中,她說回家後跟先生商量要關掉農藥行,先生說那我們孩子的註冊費、生活費怎麼辦?……結果他們借款買小貨車,讓先生去幫忙送貨,完成了第一願望:「關掉農藥行」。第二、組織婦女成立打鼓隊。王華連被選為隊長,從學譜、練習打法、配合腳步到隊形排列,婦女們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在村里的百合花節登上第一次公開演出。
 
對於鼓樂隊的未來發展,她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華連說:「我們只會打鼓怎麼行?我們想多學點花樣!唱歌、跳舞呀,說相聲呀!形式多了才有更多的人看嘛!」從買軍鼓、聯繫老師,到第一次演出,全部是大家集思出來,「現在,為了學跳舞,我們請不起老師,就買光碟片來學。」每個人越學越起勁,晚飯後就自動到聚會所集合學習。我不禁懷疑想問:「你們村裡沒有電視嗎?為何大家飯後能離開電視到聚會所?」,她說,電視說的、做的沒有一樣有內容;不好看。
 
她們一直用討論的方式擬出共識,擬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健康的概念中,婦女們提出了心情開朗、樂觀;尊老愛幼、社區裡人際關係好;環境好、吃的東西要好等等。在討論中,她們較關注的有3個問題:年輕人外出打工、水資源污染、垃圾處理。而對水資源方面的討論特別熱烈,於是規劃出了健康漫步、沿水源路線行走、關注社區水源的漫步。婦女自學編劇本、演話劇,表現出她們所發現的垃圾問題,凸顯出對環境訴求。
 
在行動進行中,研究團隊按時的拜訪,協助她們需求中所需的支援,邀請從事音樂創作與社區音樂工作者,教導心想的樂器如吉他、笛子;引導集體創作、改編民謠歌詞,在學習的過程,增加婦女的自信心與價值感,也學習共同商議合作思考與共同行動的默契。會後關心各自家庭狀況,互相打氣,她們共同的約定:不能吵架,有話要提出討論。所以團隊是個提升個人成長與溫暖的窩。我終於明白,電視哪有這款強而有力的吸引力!
 
後來,她們接受了婚喪喜慶的邀約演出,賺外快貼補家用。真正實踐出「生態生計文化與可持續和平」的生活模式。
 

原文刊載於主婦聯盟243期會訊(2011.2.1)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