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後記]為核走讀北海岸

您在這裡

作者
林憶芳/本會非核小組志工;林雅惠/本會秘書

6/12參與由全國廢合行動平台-台北秘書處所舉辦的「為核走讀北海岸」活動,主在期盼透過用身心與實地走訪的方式,去感受這塊承載醜陋的核電發展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過往人文與反核路、能源政策犧牲下的北海岸居民、生態,透過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的郭慶霖大哥的解說導覽,深感在地反核人文的悲情與與這塊美麗土地的哀愁,紀錄此行,希望能喚醒大眾對北海岸的關注,這近在咫尺的環境議題,關乎你我的未來。

◎核二廠(紅綠相間建築物)的鄰海道路邊建設綿延一條的水泥圍牆      改變沿岸的海流方向與生態    而右圖可見這抹高牆仍在持續的興蓋     

   

◎前方的明光碼頭,就是核二廠的重件碼頭,也是核廢罐頭的輸出港,蘭嶼人的噩夢就從1982年開始乘載著核廢料的死亡列車開始,1974年原能會將蘭嶼劃定為核廢料垃圾場,蘭嶼的「國家放射性廢料第一貯存場」接收了第一批10,008桶核廢料之後,核廢料就以每貨櫃228桶,每週一航次的速度輸入蘭嶼,台電宣稱這些核廢罐頭是低階核廢料,但是其實連儲水池旁的鋼釘、鋼架或中階核廢料也夾雜其中,而運送核廢料中因乘載過重,路面經常損壞,而需再另設大橋與填海造陸

◎被鐵絲網包圍的是我們,還是核二廠

◎核二廠旁陳舊的公告,是緊急應變區計畫民眾疏散集結收容圖示,目前顯示的避難區還是五公里,而非現行的八公里

◎今昔對比,沒有醜陋核二廠的秀麗風光,野柳岬原貌,由台大學生提供

◎左為1993年大量秘雕魚發現處與右為核二出水口,因爆發秘雕魚事件,原核二出水口的突堤設計因此又更往外海延伸

   

◎核二廠出水口,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奇怪的氛圍,溫度極高,雖有海風吹拂,但感受到的不是涼意,而是渾身不快

   

◎台電公告牌後方的一大片空地,假日時人潮洶湧,親子放風箏的熱門地點

◎車子行進中拍攝的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白色建物),此即輻傷醫院,建物老舊。醫院對面是核災緊急應變中心。在1867年北海岸曾發生16公尺大海嘯,此地亦為淹沒處,淹沒處直至魚路古道

◎站立在魚路古道的八煙部落上,可看到(中間凹陷處)斷層一直往下延伸,此斷層可抵達核二廠旁,又稱「山腳斷層」,從關渡延至金山外海長達50公里,距離核一廠僅七公里,距離核二廠更只有五公里,引發核安隱憂。台大地質系主任陳文山表示,一般學界認為,此斷層在金山外海延伸至少十公里,總長其實超過五十公里,由於斷層朝東南方傾斜,一旦山腳斷層北段發生地震,震央區預測會在斷層線的東南邊,即金山南方、核二廠鄰近處

◎充斥著硫磺味與地熱的斷層地帶,顯示地層極不穩定,而斷層也一直在變動當中

   

◎漂流木堆砌成的現代藝術,這裡是沙珠灣。沙珠灣左端即是斷層,左岸是安山岩岩岸,占2/3的右岸是沙岸。圖右遠處突堤是核一的重件碼頭。核一建了出水口後,將原本的月牙形破壞成M形海岸,生態破壞後,造成原本當地的傳統牽罟漁法也被消滅了

◎核一廠旁十八王公廟前的道路,位於核一廠的進出水口上方

  

◎郭慶霖老師手持核一所在地的今昔對照圖,生機盎然與死亡之城的對比。讓人不禁悲從中來。當地居民希望核一除役後,政府可以比照國外的例子,徹底除汙,並將乾淨的土地歸還給他們

◎在美麗的磺港審視快逝去的傳統捕魚文化─蹦火仔船[註3](全台僅剩4艘),透過當地耆老的口述歷史了解核電興建是如何影響海洋生態進而影響到當地生計與文化的沒落

  

 

[註1]

北海岸舊名「金包里堡」,為凱達格蘭族(Bassy)之聚落,屬於金包里社,原名(Tapari)。該族在地名前慣於加(Ki)的音,而成(Ki-Tapari),惟漢譯去掉Ta的音而成(Kipari),後名為金包里,於該族為豐收之意。

[註2]

八煙聚落在陽明山海拔320公尺的陽金公路上,十分容易被忽略。八煙聚落在200年前形成,蔡氏先民從福建泉州來台開墾,因為到台灣的時間已晚, 只好往山上發展。而陽明山因為火山地質,有許多安山岩,節理分明、方便堆砌、適 合當建材,因此許多老宅、水圳都以石頭砌成。

村裡最多曾住200人,早年以種水稻為主,梯田景觀十分美麗,但從台灣開始  工業化 後,農村人口外流,目前僅剩10戶、約20人。秀麗的水稻田,也改為 旱田,種植高 經濟價植的農作物和花卉;石水圳也因年久失修,無法灌溉。因此,2009年起,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展開「八煙聚落水梯田生態復舊與產業復甦」計劃,希望找回舊有文化。

       

[註3]焚寄抄網漁業(蹦火仔)

 磺港是臺灣全島採用叉手網漁法的先驅,在早期,此漁法傳進本鄉,相傳是日據時期保正許明耀的祖先從中國傳來,由四人乘竹筏、或五人乘木造支那船持竹製火把誘捕魚群。此漁法與『討罾仔』頗多相似之處,主要漁獲物亦大致相同,但本漁法僅需一艘舢舨便可單獨作業,屬於抄網類而非敷網類,機動性頗高。早期,此漁法在本地俗稱『杓子船』。中期,此漁法俗稱「蹦火仔船」,主要是因為漁民利用燃爆臭油(煤油)的方式來集中魚群,但因亮度不足,後期,再演變為以電土替代。漁民先以手電筒燈光尋找、確定魚群位置,再打開活栓,使先前溶於水的電土產生乙炔氣,順著導管噴出、點火產生「強光」,待集中的魚群躍竄出水面吃火,即以叉手網撈起。此漁法只在夜間進行,早期固定自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當天開始作業,至八月中秋為止。漁場由淡水、富基、草里、濆水、跳石、罟寮至野柳、瑪鋉等處,距岸三浬之沿岸區域,有時亦遠至基隆市區之八斗子,及瑞芳之鼻頭角一帶,漁獲物以青鱗仔為主。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