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第一次蓋社區電廠就上手! — 簡介澳洲維多利亞省政府社區電廠指引

維多利亞省是澳洲的「花園之州」,雖然是最小的省,人口卻是第二多。維多利亞不只是美,在推動能源轉型上也是非常的積極,維多利亞省推動於2025年時再生能源將達40% [1] ,並將於本世紀中達到零排放。更難能可貴的是,維多利亞省並沒有忘記「居民」才是參與能源轉型的重要人物。 維多利亞省2015年出版的「 給維多利亞居民的社區再生能源電廠指引」(Guide to Community Owned Renewable Energy for Victorians) ,非常詳盡的介紹了要在維多利亞建置社區電廠,所需要的種種資訊,比如怎麼選擇適合的再生能源技術? 技術上、資金上有哪些可行的管道;...閱讀全文

青年對抗氣候變遷,從自煮生活開始

6月24日,一群台大學生及本會實習生一同在本會的廚房「自煮午餐」。大家拿著自己剩下沒有用完的食材來到基金會,從一開始彼此不認識,到結束時彼此交換臉書帳號相約下回吃飯,體驗食物能超越族群、語言等的限制。 氣候變遷,正在餐桌上發生 談到氣候變遷,你可能會想到北極態沒有冰,又或者要隨手關燈。以上都對,但其實氣候變遷也跟我們的餐桌很有關係。 還記得2016年會下雪的1月、去年9月3個排隊來的颱風、可以穿短袖的冬至嗎?這些極端的氣候讓農人和田間作物飽受挑戰,而消費者也必須要在賣場和菜市場間拼命搶菜、囤菜,以對抗波動不斷的菜價。但是這些極端的氣候成因,卻跟你我日常飲食生活的方式息息相關,...閱讀全文

惜食資訊---相關影片

TED Talk:《特拉姆·史都華:全球糧食浪費醜行》 TED Talk:《Arthur Potts Dawson: 構築環保餐廳》 TEDxNYMU:《葉凱維 & 林思蘋:剩食終結者—吃不完找我》 紀錄片 [台灣] 紀念片 [國際]

打造一座低碳里系列之三~從夏季節電開始 (明興里篇)

6月,天氣開始炎熱,電費單上的數字也開始讓人有感。延續之前一系列的節能課程,這一次我們在明興里,特別如何針對炎炎夏季來節電。大家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居家情形,來參考適合自己的方式。 冷氣:冷氣佔夏季用電約4成,而氣候變遷下,隨著溫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人難以完全不開冷氣,無疑是夏季用電飆升的主因,又能照顧到居家的舒適度,絕對是夏季節電的首要課題。在這堂課中,我們分享許多方法, -首先,室內外溫度最好只差5-6度,才不會因為溫差太大容易熱感冒。 - 想讓室內涼一點,溫度又不能調太低怎麼辦?可以搭配風扇、吊扇來製造空氣流動,讓體表感覺較為涼爽; -冷氣可以集中吹,比如只開客廳的冷氣,...閱讀全文

惜食資訊---相關書刊

《食物不浪費——我們在豐盛與剩餘之間》 本會第267期會訊 《真‧惜 食物》 本會第272期會訊 《為地球降溫的飲食指南》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作者: 特拉姆.史都華 原文作者:Tristram Stuart 譯者:李靜怡 出版社:遠足文化 《剩食》 作者: 陳曉蕾 出版社:三聯 《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作者:蔡佳珊、諶淑婷 攝影:劉子正、黃世澤、楊子磊 《天下雜誌》第519期:新良食運動 《經典雜誌》第205期:剩食,有春? 將地球從垃圾桶中救出 《怕浪費的奶奶》 作者: 真珠真理子 譯者:米雅 出版社:三之三

集眾力,一齊轉:能源轉型之路的公民實踐

文:周于萱(本會專員) 台大風險中心分別在6月27日及7月4日辦理「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系列講座,邀請研究員、老師、環保團體、太陽能板銷售平台商一起來分享目前台灣的能源分佈現況、轉型實踐,指出了目前轉型的路徑方向:能源轉型不是只有中央政府的政策,還必須要有地方政府與在地公民攜手,才能轉得動。第二場講座「集眾力,一齊轉-以群募平台搭建全民參與綠能橋樑」,首先由綠點能創的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分享。 再生能源發展緩慢、民眾參與少 陳惠萍說,目前台灣再生能源佔全台發電比例僅5.1%,其中更只有0.5%是太陽能,距離2025非核家園所定下的20%再生能源目標實在很遙遠。其實早在2000年的時候...閱讀全文

【廚房食事】廚房安全設計與規劃

不鏽鋼材質耐熱、耐火、耐油污,而且打理和清洗也非常方便。因此,非常適合廚房閱讀全文

【廚房食事】鍋具與餐具的挑選

我們烹調食材的鍋具、夾住餐點的筷子、盛載便當的盒子或膠袋林林總總,卻暗藏健康危機閱讀全文

「飲食新煮意」二日營 [大學生+小資族限定]

外食比例高,相對味道、食材來源,大家更著重的是便利與效率,甚至經常是一個人自己吃飯。在緊湊的生活中,「吃飯」真的變成是「吃」「飯」,剩下填飽肚子一種功能而已。「孤食」,彷彿變成現代都市人的命運。 如果你也碰到了這些狀況,而且也想過在自己的生活來一點小改變,但又不知從何開始﹐又或者不知道哪裡找夥伴的話。不如來參加我們2天的營隊活動,讓我們一同透過動手做、開口討論、親身參訪農場來了解飲食和我們的關係吧!閱讀全文

食育新世代,自煮樂悠遊

當我進入一間餐廳時,總會看到不少的本地青年在外「覓食」,大部分屬於18至34歲的典型「外食族」。跟我這個短暫留台的「外邦人」相似,他們因種種理由「被迫」放棄烹飪,例如租屋外住而缺乏煮食設備、節省煮食時間去應付考試或工作等,因此三餐變成一個吸收能量以應付生活所需的過程,講究快、便宜和簡單,而參與「廚房新鮮人」則讓我決心買個走進廚房,自「煮」一個不一樣的在台生活!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