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311「非核低碳 永續能源」大遊行

核廢處置動起來,節能綠能作伙來 311「非核低碳 永續能源」大遊行 民進黨政府上任至今已九個多月,雖承諾2025年要全面廢核, 但面對老舊電廠除役、核廢料處置、再生能源等問題,仍遲滯不前, 改革效率與決心遠不如民間期待。2017年的廢核遊行前夕,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除宣布今年311臺北、高雄、 台東同步舉辦廢核遊行外,更要求政府應加快腳步, 提出廢核政策的具體規劃與進程,不可一拖再拖。 去年三月廢核遊行時新國會剛上任,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向立法院各黨團提出七大訴求, 獲得各黨團的積極回應,但時隔一年,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崔愫欣秘書長表示:「 檢視訴求達成的成績實在難以令人滿意,其中首項即要求應將...閱讀全文

「女力三十.綠動台灣」三大減碳綠動工程

女力三十,綠動台灣: 捲起衣袖跟主婦聯盟一起行動! 1987年,從台北市臨沂街十坪不到的地下室基地開始,一群婦女以「勇於開口,敏於行動,樂於承擔」自許,開始推動垃圾分類、使用環保袋、反核、關懷婦幼權益、廚餘堆肥、水資源、森林保護、食品添加物、硝酸鹽檢測、反對基因改造食品……各式各樣的議題無所不包。只要與生活永續性有關,通通都是主婦們的守備範圍。這群勇於走出私領域的主婦,透過組織力量,監督政策促成轉型;透過社會教育,與人們一同改變實踐永續生活。 這一路的摸索前進中,有不少夥伴加入與創新組織,而攜手30年來,我們始終如一,要求減塑,爭取產地到餐桌間的幸福通道,主張能源轉型。為了今日與來日,...閱讀全文

你當初是怎麼認識主婦聯盟的呢?

你當初是怎麼認識主婦聯盟的呢?來聽聽這些人的故事吧!閱讀全文

社員專屬「社區綠行動」議題志工培訓招募中

參與2016年議題志工培訓之成員,將在基金會與分社的陪伴下,持續成長學習,並且發起「社區綠行動」,至站所與社區場所推廣綠食育與食安議題。閱讀全文

祝福基金會全體志工大吉大利迎新年!

在雞年、也迎接主婦聯盟三十歲生日之際,董事會與祕書處全體成員,以最感恩的心,最深的祝福,把大吉大利卡首獻給所有志工們,因為有妳,所以我們必須更好!也祝福所有默默持守基金會的朋友們,大吉大利迎新年!閱讀全文

【校園自煮】台大校園的學生自煮實驗

  「 小農飯盒 」團隊是由一群關心校園食農議題的學生在2015年組成。我們的初衷很簡單,希望能透過媒合生產友善食材的農友以及大學附近餐廳,為台大學生提供使用友善食材的飯盒。小農飯盒中的小農,意指「需要被看見的農夫」,希望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崇尚的生活價值、以及他們的產品(友善食材)被更多人看到。最一開始小農飯盒提供的是協助學生代訂鄰近有機便當店的餐點,但2015年隨著新夥伴的加入,再加上台大後門香料廚房餐廳願意給予協助,小農飯盒從代訂便當轉型為自行採買小農食材,並交由香料廚房餐廳代為烹飪。每周四開放線上訂購表單,並在周三時進行發放與現場販賣。...閱讀全文

公民電廠興建記

基金會將近30年都在反核的道路上和群眾一起行動著,在邁入30周年之際,我們和群眾也用實際參與綠能發展的行動,讓台灣的能源更多元、更乾淨。 2016年年中,一群創業的年輕人來拜訪基金會,說他們有個讓大眾可以一起來參與再生能源發展的想法,問我們有沒有興趣當第一個專案的合作對象。 這群年輕人組成的「綠點能創」,推動綠能的創意很簡單,就是透過像Flying V 這樣的集資平台,來媒合有屋頂但沒資金,有資金但沒屋頂的投資人,而且資金不用到動輒十萬或上百萬,只要1、2萬就夠了,所以可以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這樣的做法,降低參與再生能源發展的門檻,也就提高了參與的人數。 我們合作的第一個電廠,位於台南的田間,...閱讀全文

食品解碼-吃下肚的生物課與化學課/2017新竹綠食育培訓01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新竹分社為了讓桃竹苗地區,各種議題的志工解說員能對「綠色飲食教育」有更進一步認識,因此與本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合作辦理「 2017新竹綠食育種子解說員培訓 」。由於各組志工關注議題均與飲食相關,但切入的角度不同,今年將以「低碳飲食」為主軸,透過《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為架構,從飲食出發延伸至回應氣候變遷的行動,加深志工對於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的連結。 食品解碼-吃下肚的生物課與化學課 今年新竹綠食育課程,參與學員主要為二組志工:綠繪本與非基改,除此之外還有合作社入社解說員等各類志工一起學習。...閱讀全文

我們的自煮尾牙

按照傳統,每年尾牙的每道菜色都是交由店內每位夥伴負責料理,不論是廚房內的內場拍檔,或是服務吧檯與用餐區的外場夥伴。並非我捨不得花錢請大家上大飯店享受,而是我認為在歲末此刻,藉由一人料理一道菜來犒賞一年來彼此相互合作同伴的辛勞,比起單單只是去大飯店吃山珍海味更具意義。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鼓勵大家對食物產生感覺的好方式。閱讀全文

自煮運動,改革校園飲食環境

住進學校宿舍或在外租屋,考量便於管理、避免意外等原因,常會面臨禁止烹飪的限制,只好選擇外食。或因為不會烹飪,只能靠餐廳、速食店與便利商店解決三餐。然而這些看似多樣化的外食選擇,為了提供便宜、份量夠、香氣足的餐點,可能多是口味偏重或是工業化生產的食物,也使得食材品質與來源難以兼顧。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