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行動宣示劇場:站上減碳生活最前線

現在,年輕世代也要加入主婦聯盟,一起帶領主婦聯盟向前,繼續做生活上的改變。你,準備好了嗎?閱讀全文

團隊凝聚-一起走向「食在」行動/2017新竹綠食育培訓03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新竹分社為了讓桃竹苗地區,各種議題的志工解說員能對「綠色飲食教育」有更進一步認識,因此與本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合作辦理「 2017新竹綠食育種子解說員培訓 」。由於各組志工關注議題均與飲食相關,但切入的角度不同,今年將以「低碳飲食」為主軸,透過《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為架構,從飲食出發延伸至回應氣候變遷的行動,加深志工對於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的連結。 團隊凝聚-一起走向「食在」行動 三月份迎來綠食育志工培訓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團體凝聚的課程,這堂課特別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台北樹蛙老師(童瑞華老師),帶領志工們進行有趣的互動體驗,讓大家的感情串得更緊密。...閱讀全文

行動宣示劇場:這些女人,那些故事

到麥當勞前站崗、倡議垃圾分類、廚餘回收、推廣環保餐具購物袋、促成再生衛生紙的使用、關心食農議題、發起共同購買運動、拒絕基改食品、反核、能源轉型,主婦聯盟三十年做了這麼多事,而且還要繼續下去!閱讀全文

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週年:「氣候變遷與綠色女力」國際論壇

邁入30年的開端,我們將以論壇的形式邀請關心低碳議題的朋友一起來參與,藉由主婦聯盟過去實踐經驗的回顧,重新梳理面向未來的實踐策略,也將拓展國際連結,與更多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團體結盟,借鏡不同的操作機制,突顯女力的重要性,也期待能在台灣引動更多公民參與的力量。閱讀全文

30週年活動專區

2017年,主婦聯盟30週年,我們希望能更積極回應氣候變遷的課題,共同邁向低碳生活!女力三十,綠動台灣!閱讀全文

28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30歲生日,就表示台中分會28歲了。30而立,28歲也是已然成熟、是個可以生養下一代的年紀了。一個非營利組織可以長達28年屹立不搖甚至更加穩健經營,原因很多。無論如何,細數這當中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政策倡議、環教主題...等等,都像是看到了解嚴後台灣社會發展的縮影,很難三言兩語道盡。只好言簡意賅,作為基金會30歲生日賀禮,並向主婦聯盟的前輩、以及目前正在全國環境教育與政策倡議第一線打拼的夥伴們致意。 親密如姐妹的平 衡 關係 1989年末,台中市一群有環境意識的婦女朋友,在生態界前輩學者、目前任教於成大台文系的陳玉峰教授穿針引線下,與台中地區熱心婦女達成共識,...閱讀全文

南方女力,再接再勵

4年,1460天、35040小時。 2013年元月主婦聯盟基金會終於在創立27年後,前進國境之南成立據點,以一位正職人員的編制及多位志工夥伴的付出,持續在南方推動綠食育、生活環保及親子綠繪本等環境行動。 我們的志工夥伴多為年輕媽媽,在忙碌的家務與繁瑣的育兒工作之餘,每天擠出一、兩個小時的空檔參與基金會的培訓;至學校社區分享理念;參加遊行、公聽會等公民行動。以涓滴成河的方式,在台灣南方匯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溫柔力量,捲起改變。 革命最怕孤單,前路迢迢,只要有夥伴同行,再崎嶇的路也不覺艱難。「為母則強」這句話不只適用在育兒事務上,舉凡跟孩子未來世界相關的各式議題:減塑、食安、反核、反空污、非基改、...閱讀全文

友善環境,由每天低碳生活開始

有沒有想過每天擦完屁屁的衛生紙、買早餐用的塑膠袋、紙便當盒、洗碗用的清潔劑等都需要大量環境資源來製造,但用完過後它們隨即變成增加地球負擔的垃圾。從90年代起我們即推動不漂白再生衛生紙運動、友善環境的清潔方法、減少使用一次用產品及計算日常生活的碳排放,以喚醒大眾從改變生活來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 1990年走上街頭為森林請命並發起再生紙運動;1998年起更推動使用「不漂白再生衛生紙」,除向大眾宣傳改用不砍樹、不漂白的再生衛生紙來保護森林,更與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成功遊說永豐餘公司製造全台灣第一卷「不漂白再生衛生紙」。 1998年起開始以教育方式鼓勵大眾愛惜水資源。2006年,...閱讀全文

從反核到能源轉型

「要孩子,不要核子」,30年前,車諾比事件發生後,一群媽媽在社會及家庭的質疑下勇敢站在街頭喊出這個心願。然而,5年前的福島核災卻再次提醒世人核災及核能等問題尚未解決。所以我們調整步伐,一步步從反對核能走向與民眾共同思考自身和能源間的關聯。更化被動為主動,以投入及推動公民電廠運動帶領大眾一同靠近能源。 在培力民眾認識核能危險方面,2012年本會透過推動核災避難包,教育民眾如何準備輕便但能在必要時發揮最大功效的防災避難包來了解核能的潛在風檢。2013至2015年本會倡議公民輻射量測,透過百餘場的演講活動,教導幾千位民眾持簡易機器,以打卡與上傳照片等簡便方式回報身邊的輻射值,...閱讀全文

巷口起革命,從垃圾桶救地球

每天我們都要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家裡的垃圾要丟到哪?」八十年代以前,台灣垃圾分類觀念尚未普及,滿街垃圾、環境髒亂不堪。本會志工媽媽看不過眼,便站在一個又一個巷口告訴大家要如何正確分類垃圾。之後又教大家做廚餘堆肥,希望有用的資源能滋養土地並減少垃圾量。2013年,我們呼籲社會正視食物變成垃圾的問題,倡議大眾、政府及通路必須從各自負起責任減少食物浪費,以保護環境為地球降溫。 1987年於台大教授宿舍推動垃圾分類,並積極推動資源回收等政策;1998年起開台推廣家戶廚餘計劃,2000年6月台北市2個里共1200戶參與此試辦計劃,7月時台北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後也加入廚餘回收,...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