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台灣2023國際小米年聯合籌辦會/聯合籌辦會成員

點選上圖回首頁 台灣 2023 國際小米年聯合籌辦會 / 聯合籌辦會成員:

【淨零這條路,在地鬥陣走】論壇 - 讓公民電廠走入地方

緣起 12月24日時,台灣的風力與太陽光電的首度超過了燃煤發電。顯見台灣已經進入了能源轉型的新階段,但許多的民眾依舊不清楚,為什麼能源結構需要改變? 因為,能源轉型,除了要替換掉煤、核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減少集中式能源,特別是火力發電、核能發電開發時,所產生的不正義。。而在歐盟,能源透過自由交易市場,電力價格由市場需求決定外,發電與售電更是全體公民的權利,每位公民都可以透過自家的光電設備生產電力並投入市場。也因為我們看到了能源轉型需要公民參與,因而近年持續推動本次論壇的主題「公民電廠」。 為了深化和社區、官方的討論,12月20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荒野保護協會一同主辦了這場「淨零這條路...閱讀全文

台灣2023國際小米年

點選圖片認識更多小米資訊 台灣2023國際小米年 台灣原住民約五千年前渡海而來,同時也帶來了小米、稉稻、與豆類種子加以種植,當作重要的主食。幾千年來每年透過選種播種,各部落都發展出不少自己的小米品種,在全球小米種原上獨樹一格,相當珍貴。 經過印度政府提案,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的背書,聯合國大會在2021年通過,指定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理由是小米的遺傳多樣性具有適應生產環境,提供均衡、營養的食物,並且有助於部落小農生計與糧食自給,來達到多項永續發展目標。 而小米的眾多優點在目前並未能充分發揮,因此聯合國建議國際機構與各國民間組織、私部門與學術團體透過各項活動,喚起各界的重視,...閱讀全文

【聯合聲明稿】下週最後表決 呼籲朝野共同打造合格的氣候法

下週最後表決 呼籲朝野共同打造合格的氣候法 要求刪除碳費優惠 刪除化石燃料補貼 完整公民訴訟 財政部主責碳稅   經過連續兩日黨團協商,加上委員會超過十小時的討論,《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氣候法)黨團協商,在立法院長游錫堃的主持下告一段落。氣候法修法成功在即,長期關注氣候政策的公民團體這兩年不斷疾呼,我們肯定本次協商結論部分放入團體訴求,讓過去絲毫不願調整立場的環保署有所改變,使氣候法朝及格方向前進,但也有擔憂,我們針對本次已通過與待表決的條文分別有以下意見,希望最後二、三讀階段,能夠聽見團體的呼籲。 在已經獲共識通過的條文中,我們認為: 肯定公正轉型概念入法,部分部會權責明訂入法...閱讀全文

【聯合新聞稿】氣候法協商現曙光 環保署部分讓步

氣候法協商現曙光 環保署部分讓步 刪除碳費優惠、完善調適專章與公民訴訟 才是真正氣候法   審議多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氣候法),在昨日立法院長游錫堃的主持下,進行黨團協商。公民團體也在協商前再次提出六大訴求,跟過去不同的是,本次環保署所提出的行政院版條文,在民間長期的堅持與遊說下,從絲毫不願調整的立場做了部分更動,終於懸崖勒馬,讓氣候法朝及格方向前進,但也有堅持不讓步,恐讓氣候治理失序的法條。   今日將就保留的條文再次協商,長期關注氣候法的民間團體再次提出呼籲,要求行政機關能再調整腳步,也希望部分立委不要將錯誤的訴求一再堅持,反而讓氣候治理無法接軌國際。 肯定部分權責入法,...閱讀全文

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徵件第二波

建構「在地綠色飲食生活圈」提案徵件展開第二波,即日起至2023/02/06星期一截止閱讀全文

【聯合聲明】臺灣拼淨零轉型需要決心2030年減碳目標應更積極

臺灣拼淨零轉型需要決心 2030年減碳目標應更積極 民間團體回應12/28政府公布2030減碳目標與12項關鍵戰略共同聲明 「2050年淨零排放」已經是臺灣當下最重要的長期政策目標之一,為 避免氣候變遷的各種災難性後果,各國近年來紛紛宣示將在2050年前致力達到「淨零排放」,承諾快速且大量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國發會於今日公布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執行方案,在經歷約九個月的行動計畫研擬及社會溝通工作,由各部會所制訂的行動計畫終於出爐,包括投入經費、策略目標規劃至2030年,其中最受各界關注的是我國2030減碳目標的訂定,是否足夠因應國際上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行政院於今年三月公布「...閱讀全文

邁向淨零論壇—未來綠能住宅的起手式

【 邁向淨零論壇—未來綠能住宅的起手式】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奠定2050建築淨零,要從今天的住宅開始。 建築部門佔了全球將近4成的碳排放,12月行政院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增訂規範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之建築物,應於該建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而未來綠能要如何融入我們居住的空間,不能到2050才開始設計藍圖,而是現在。 本次「 邁向淨零 —未來 綠能住宅的起手式 」論壇,邀請到建築淨零的先驅者,帶我們一起探討:台灣建築如何接軌國際淨零趨勢,將生活結合綠能。同時一同思考,未來建物如何兼顧城市景觀、公民參與等多元價值,打造理想舒適的安身之處。 誠摯地邀請大家參與,...閱讀全文

【聯合新聞稿】2022屋頂光電政策總體檢 記者會

「 2022屋頂光電政策總體檢 」 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微電廠是淨零推手,小屋頂不該被忽視 2022年,太陽光電的成長到8GW,未來2050淨零目標下,將發展至40~80 GW,我們樂見再生能源的發展,但發展過程中,環團也發現了地面大型光電和社區間的衝突,但同時,自己想蓋光電的社區、住宅,卻蓋不了的失衡情況,即使再生能源條例發要求未來建物須加裝光電,但目前的建物的障礙仍需解決。為了提醒政府在光電發展應兼顧社會需求,環團於年底召開「2022屋頂光電政策總體檢記者會」,提出以下訴求: 一、微型電廠、公民電廠要受保障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吳心萍資深主任指出,民眾的參與是能源轉型、...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