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大掃除後,哪天才有人來收垃圾?】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2/05)

【大掃除後,哪天才有人來收垃圾?】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18/02/05)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你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正在忙於採購和大掃除呢? 不過每年大掃除和春節期間,因為整理和招待客人來訪會產生很多垃圾,總是很擔心錯過垃圾車清運時間。 今年我們特別為大家整理了北部各區的垃圾車清運情況,希望能幫大家提早規劃丟垃圾的時間。 為保護環境,大家記得要確實做好垃圾分類,...(閱讀全文)

低碳飲食在台大2:食物和能源不浪費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低碳飲食在台大2:食物和能源不浪費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雖然台大校方很怕學生用火烹煮,但台大裡卻有一個頗具知名度的社團——美食烹飪社,他們的社團辦公室竟然是全校少數可以合法「開火」的地方,吸引不少對烹飪有興趣的台大,甚至是北教大的同學參加。我們很高興透過台大學生會永續部接觸到這個特別的社團,讓我們有機會跟更多大學生分享低碳飲食的重要性。經過多次討論後...(閱讀全文)

低碳飲食在台大:認識農夫和米食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低碳飲食在台大:認識農夫和米食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8/01/22)

跟朋友聊到自己的工作,大家總是很羨慕我們辦公室在位「美食林立」的公館商圈。可是,5月份一場跟台大學生的討論會中,我們卻發現台大學生認為這些「美食」是看多於吃。有時想清淡吃一頓家常菜,卻找不到合適的餐廳;而校內嚴禁烹煮的規定,更讓動手為自己煮成為不能公開張揚的事,...(閱讀全文)

脫離電網自給自足 西澳鄉村能源更便宜穩定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22)

脫離電網自給自足 西澳鄉村能源更便宜穩定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22)

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很大一部份就是要打破我們過去對傳統能源的想像限制,社區自己的電自己發,有沒有可能比向電力公司購電更便宜?西澳的偏鄉地區雷文斯索普(Ravensthorpe)跟電力公司西澳電力公司 Western Power最近做了一項實驗,發現脫離電網之後電力自給自足,反而讓能源更便宜、...(閱讀全文)

拿回能源自主權 建立零碳排社區:簡介澳洲希勒斯維爾社區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02)

拿回能源自主權 建立零碳排社區:簡介澳洲希勒斯維爾社區 | 周于萱(本會專員) (2018/01/02)

再生能源的發展是現在世界各國關注的重要議題,但是否再生能源的發展只能靠政府跟國家來推動呢?身為一般人的我們可以做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澳洲維多利亞省的希勒斯維爾(Healesville)做了什麼吧! 希勒斯維爾(Healesville)位於澳洲墨爾本市區東北方大約52公里,...(閱讀全文)

呷米的日常 你今天吃飯了嗎? | 文/潘嘉慧 主婦聯盟合作社企畫部專員 (2017/12/29)

呷米的日常 你今天吃飯了嗎? | 文/潘嘉慧 主婦聯盟合作社企畫部專員 (2017/12/29)

▲圖1:從來沒有如此仔細地端詳一粒米,盤子裡不同品種的米一字排開,長的、短的、透明的、乳白色的……,每一種米的姿態都不相同。(攝影:劉沅羲) 今年11月13日《上下游新聞》以〈105年農業統計破紀錄!食米量創歷史新低│糧食自給率31%,9年最低〉為標題,長期關注本土農糧議題的夥伴們,...(閱讀全文)

走出舒適圈 綠繪本志工讓改變從自己開始 | 文:林玉珮(本會常董、總會綠繪本小組召集人) (2017/12/29)

走出舒適圈 綠繪本志工讓改變從自己開始 | 文:林玉珮(本會常董、總會綠繪本小組召集人) (2017/12/29)

▲圖1:今年「低碳生活綠繪本志工」培訓計畫較以往更為縝密,長達9個月的課程,對學員的要求及挑戰也非常高。究竟綠繪本小組有什麼魅力讓人願意走出舒適圈,展開綠繪本新里程?(圖:秘書處提供)   全球暖化,造成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生所有的文明一起陷入危機;氣候變遷,造成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一人因野火、...(閱讀全文)

雜糧復耕之出路——國產非基改飼料 | 文:張玉鈴 / 本會資深專員 (2017/12/29)

雜糧復耕之出路——國產非基改飼料 | 文:張玉鈴 / 本會資深專員 (2017/12/29)

▲圖1:台灣在地生產的豬肉和家禽肉幾乎能滿足國人需求,然而餵養經濟動物的飼料原料,如玉米和黃豆卻高度仰賴進口,且幾乎全是基改品系。(圖:鉅峰食品提供) 台灣雜糧質優、安全與新鮮     雜糧為稻米、小麥以外糧食作物之統稱,台灣生產之雜糧作物有甘藷、落花生、玉米、大豆、蕎麥、紅豆、毛豆、胡麻、...(閱讀全文)

食物不浪費,從了解源頭開始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7/12/29)

食物不浪費,從了解源頭開始 | 文:沈寶莉 / 本會資深專員 (2017/12/29)

▲圖1:10月2日工作坊當天,由香港綠領行動團隊帶領近30位參與者合力在與本會合作的「惜食餐廳」進行全台第一場餐飲業廚餘查核活動。(攝影:湯琳翔)   台灣在2006年推行強制垃圾分類政策,10年來大家對廚餘分類應不太陌生,但你知道究竟有什麼東西丟進廚餘桶嗎?食物浪費只有發生在廚餘桶嗎?...(閱讀全文)

空品指標,單看AQI足夠嗎? | 文:王晴 / 台中分會專員 (2017/12/29)

空品指標,單看AQI足夠嗎? | 文:王晴 / 台中分會專員 (2017/12/29)

▲圖1:以常成為AQI顏色代表的PM2.5為例,是前半天12小時的平均濃度,因此看到的顏色其實是過去的空氣品質而不是即時的,這代表著環保署的空品指標顏色無法反映當下空品惡化的狀況。(製圖:台中分會)   點開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網頁,台灣地圖上有著不同顏色與形狀的圖形,...(閱讀全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