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食物安全問題,誰來把關?

您在這裡

作者
林雅惠/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於2012年9月份開始,每雙周三下午四點於新頭殼(newtalk)「幸福報報─瘋魅客(Homemaker)」節目中,與大家在網路相見,分享我們關心的生活大小事!(線上收看:https://newtalk.tw/lifeshow.php?oid=1698 )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一年半,日本將國內食品的輻射容許值調降至每公斤100貝克,台灣衛生署卻要於8月29日大幅放寬輻射食品的標準(每公斤600貝克),除了背後考量的因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希望政府有魄力,嚴格把關,讓民眾有「免於吃到輻射污染食物」的權利,不讓台灣成為輻「銫」廚餘桶。  

因此在9月12日首集新頭殼「幸福報報─瘋魅客」節目中,邀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非核家園小組召集人陳淑宇、以及長期深入關心核電及輻射污染的小宮有紀子、羅美音等人為我們探討輻射食品潛在的環境與健康風險。

小宮表示在福島核電廠爆炸後,輻射塵便隨著空氣、水進入食物當中,研究顯示攝入輻射食品與罹患白血病有高度相關,若是低限量的攝取,可能會產生頭暈拉肚子或造成基因影響……等。

她指出福島核災至今,日本政府針對福島縣0-18歲,共計四萬多名的兒童進行甲狀腺檢驗,發現36%的兒童發生甲狀腺囊腫。此外,牛肉及豬肉也檢驗出含有銫,主要是來自於飼料的污染。

日本政府至今仍持續公告每日食品的輻射檢測值,並列出超過容許值(每公斤100貝克)的食品及地區。比方來說:岩手縣乾香菇一公斤200貝克、新鮮香菇一公斤400貝克…等。但在台灣卻僅能從官方網站上看得到的食品輻射檢測為未檢出,卻不知道到底含多少貝克,而且逐批食品檢測結果的資訊半年才會公布一次,檢驗結果的公信力令人懷疑。她呼籲:「我以一個媽媽的心情來說,很希望台灣也能詳細公佈各種食品的輻射數值」。

美音則分享2011年日本輸出台灣的主要農林水產物、食品種類,當中有香菸、蘋果、調味料、酒精飲料、干貝、仙貝、山藥…等。台灣只限制日本5縣市的食品不得進口,但卻未要求標示產地。美音更點出台灣飲料及飼料並未管制輻射量,衛生署目前也無檢驗的能力。

小宮日前自行將黑豆、白米以及乾香菇送至日本檢測食品內輻射量,過程需歷時三小時才能完成,但比對台灣原能會現階的作法是先做18分鐘的表面快篩,如果輻射量有到達每公斤10貝克,才會進行搗碎性篩檢,不禁令人擔憂國人是否在無形且無知的情況下,已讓低輻射量的食品悄悄地上了家中的餐桌,進了家人的體內。半衰期長達30年之久的輻射物質銫一旦被人體攝取,其影響會相當長遠。

8月15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邀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瘋綠電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十二個公民團體召開聯合記者會,對「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修訂草案內容提出強烈質疑,呼籲衛生署切勿調高容許標準,放行輻射污染食品進入臺灣,危及國人健康,嚴格守護民眾「免於吃到輻射污染食物」的權利。

本會與諸位立委及多個NGO團體接力舉行公聽會、抗議記者會,終於在60天的公告期後,政府決定暫緩公告修正標準。但民間仍期盼政府能搜集具「輻射污染與食品安全」背景的專家學者的意見,公開修法過程,並納入相關健康風險評估。特別針對敏感族群(兒童、孕婦等)、國人飲食習慣及輻射環境背景值加入考量,莫讓國人健康葬送在黑箱作業中。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