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期

您在這裡

期數
253
刊名
到底吃下多少輻射食品

【編輯室報告】2030的想像-非核家園

今年(2012)6月29日,衛生署公告要修訂「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擬將食品中的輻射汙染銫134、銫137的容許基準,由現行的每公斤370貝克大幅放寬為每公斤600貝克。
 
這項公告至少顯示兩處值得疑慮之處,其一、反世界潮流而行之:日本福島核災發生之後,日方將輻射食品安全容許值降至每公斤100貝克,各國也以更嚴苛的標準把關食物安全之際,我國衛生署卻倒行逆施,大退其步;難道不擔心,此例一開,高輻射污染食品通通傾銷到台灣來?其二、有違《行政程序法》:衛生署沒有公告草案相關資料、文獻以及所有的科技和專業資訊,作為公開討論和人民提供意見的根據。草率公告並預備60日後逕行實施,造成人心惶惶。
 
幸好民間團體及時召開記者會、公聽會提出質疑,並要求在完成調查、分析「車諾比核災」及「福島核災」後,食用高劑量輻射食品的民眾之健康影響情形,及徵詢學者專家之意見與民眾所有陳述意見之前,不得黑箱作業,才得到暫緩實施的結果。
 
令人不安的核廢料問題又浮出檯面。八月底,天秤颱風「回馬槍」襲擊蘭嶼,造成蘭嶼多處屋倒路毀,災情慘重。雖然,大量救濟人力物資湧入,以最短的時間,讓交通及居民生活儘速恢復正常,但貯存於蘭嶼的核廢料呢?雖說是低放射性廢料,一直以來,台電始終隱瞞貯存場的真實狀況,風災一發生,最令人不安的就是核廢料是否暴露於危險中?日籍學者於颱風後勘查蘭嶼,發現多處核輻射異常熱點,提出警告: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備並無具備應付海嘯來襲的能力,核廢料一旦汙染,將隨黑潮北流入日本;呼籲我國政府盡速建立一套監測機制。相對於外國學者的重視,馬英九總統匆匆到蘭嶼勘災,卻未到核廢料貯存場了解損害狀況,實在令人汗顏。
 
日前,日本政府擬定「長遠能源政策」中,野田首相已將「2030年代關閉所有核電廠」列入其中。若此建議獲通過,日本將是繼德國之後,第二個全面廢核的國家。如果倚核能發電之重如日本者,都能廢核成功,我們不禁要問:「日本能,台灣為何不能?」──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