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垃圾危害地球~給孩子的環境教育課

您在這裡

作者
朱香玲/本會會友

 

六月下旬,我接到新竹地區負責地區營運活動怡如的來電,希望我擔任三葉站七月十二日課程的講師和孩子分享以「塑膠」為主題的環境教育課。聽到怡如熱情邀約的當下,我著實詫異。因為自己在合作社不曾有過任何站在台上分享的經驗,只得請怡如給我二天,思考是否接下這份工作;我必須想一下:我能夠擔此重任嗎?我能夠找到足夠的相關資訊嗎?我能夠讓參與本次課程的大人和孩子們獲得什麼?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什麼樣的印記?

我承認,我有我的心理障礙;孔老夫子說的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擔任講師的工作太沉重、不能誤人子弟,再加上這一系列的環境課程是三葉站的蔡麗英站長和怡如歷經多次的開會討論後幫孩子們的用心規劃。如果搞垮,也就太對不起發起人的一片真情。在我舉棋不定的當下,在三葉站工作的好友敏靖率先得知我要擔任講師一事、鼓勵我接下這堂課,她告訴我二件事:「妳的收獲會更多;你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出門自備碗筷、招受他人異樣眼光,並不可恥,反而應該去影響周遭的人」。

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我允諾怡如的邀約,接下來的時間,開始著手上網(環保署、公共電視)搜查、進圖書館借閱塑膠相關書籍,並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秘書-儒瑋詢求素材......。當手邊獲得的資料越多時,講題的綱要也越發清晰,一份屬於我個人的文稿也隨之誔生。In my humble opinion,身為引領人要思索的不光是讓參與活動的孩子、大人認識塑膠製品從何而來、回收標誌及其代表的含義等基本概念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使用過後的各類塑膠製品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更深入去思量考身為藍色星球上的一員能夠為地球做些什麼?

雖然本次環教育課程的主要學習對象是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大、小朋友,我還是在課堂的設計上採用解說→動手做→播放影片→解說→動手做→播放影片的方式,希望能夠提高參與者的學習意願。所以,我們花一點時間,認識我們所居住星球(地球)及其在太陽系的位置,並概略介紹火星、好奇號的探測任務。

藉由動手做頑皮紙帶(莫比爾斯-Moebius紙帶)註1,帶著孩子探自然界的各種循環。我們準備4種顏色紙帶,分別代表自然界的4個(水、空氣、碳、氮)循環,並在紙帶的A、B兩面寫下各個循環的A、B兩段話。以水循環為例,我們在紙帶A、B面寫上 A一湖泊與河流;被太陽加熱;水蒸發。B一水凝結;形成雲;水以雨的形式落下。再將有寫字的紙帶扭轉半圈、用膠水(帶)將A、B兩端黏起來,做成一條莫比爾斯帶。這時從紙帶短句中任何一句、一面開始看(讀)起,孩子會發現一條沒有始端、也沒有結束點,就像季節會更替變換一樣、生生不息的水循環產生。接下來再把莫比爾斯紙帶從中央剪開成較細的環,就會得到一非常大的圈圈。我們也利用不同的(空氣、碳)紙帶組合剪裁新的循環方式,進而得知在自然界中,每一個循環都會與其他的循環產生關聯。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有毒塑膠的影片則是讓孩子們了解臺灣為何被稱為塑膠王國、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塑膠,藉由手繪圖表,解說塑膠是如何由煉油過程中被發現、聚合的方式與製造出來。塑膠的回收標示、代表的意義、回收後再製品;認識日常食器中的塑膠製品、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後,孩子即可了解為何參加主婦聯盟的活動都會要大家自備餐具,並推廣隨自備餐具以便外食的觀念。

連鎖反應的英文環境詞彙的「接龍」遊戲註2,就是利用英文字詞的最後一個字母,當作下一個英文字詞的字首,例如bud→dirt→trash……找到的字畫一條線,完成後會發現沒有被畫線的字母可以寫成一首詩,詩裡清楚明白的揭示我們應該要減少垃圾、噪音等公害。

活動的尾聲,我們一同觀看一部由Chris Jordan在2009年拍攝的紀錄片-太平洋垃圾帶對海洋生物的衝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4x2lXt89Y,看看我們共同製造的海洋塑膠垃圾場(美國第二大洲德洲的二倍大,約為40個臺灣),對整個海洋、生態系造成的破壞。在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作者曾提到一個塑膠袋最少要被利用三次才能扺銷製造出一個塑膠袋所使用的能源;即使現在有所謂的環保塑膠袋(PLA環保玉米材質,可於自然環境中逐漸分解),取代現今的PE塑膠袋。"但是地底下更深層處,因為缺乏氧氣與溼氣,垃圾是不會腐爛的。科學家曾經挖開垃圾掩埋場,發胡蘿蔔與玉米穗在掩埋20年後仍未損壞,30年前的報紙仍可閱讀。有些東西生物完全無法分解,有些利用地球資源製造的東西,性質已經改變,也就永遠無法再復原成為地球的一部分。事實上,解決垃圾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停止製造這麼多的垃圾。"註3

---

註1:1858年,德國的數學家莫比爾斯(August Ferdinand Moebius)偶然地發現具有令人震驚特性的紙環:它只有一面。莫比爾斯紙帶可以用來論證非生物(沒有生命跡象)成份在自然界中的循環方式,或重複使用。發現科學-愛護環境 p43

註2: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發現科學-愛護環境 p32

註3:發現科學-愛護環境 p123

環教資訊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