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療傷痕向前走 記「那瑪夏部落春之旅」

您在這裡

作者
何恆芳 /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會友

結束2/23(六)、2/24(日)兩天的那瑪夏之行,帶著糾結澎湃的心回到台中,卻被此起彼落的煙火和鞭炮聲籠罩,恍然回神今晚是元宵夜。那些一閃即逝的聲光刺激不就是瞬間化為灰燼的鈔票嗎? 短暫歡樂燒掉的卻是可以轉換為重建部落家園和希望的資源啊!

參加主婦聯盟台中分會─ ─參訪那瑪夏暨送書香到民權國小活動,沿途探訪2009年遭莫拉克風災重創的數個部落,關懷各地重建與生活現況。四面環山的那瑪夏區,地處玉山山脈,主要居民為布農族和鄒族。地勢陡峭,地形多樣,溪流貫穿,景色壯闊優美;無奈天災肆虐頻仍,人禍破壞不斷,修路造橋延宕,路況極差,處處可見斷垣殘壁,土石堆積,交通不便,汛期來臨時更加惡化。受創最深的小林村,多數居民已遷入新蓋的永久屋,生活安置妥當,創傷慢慢撫平。我們造訪的是五里埔聚落,百餘戶的社區採用環保綠建築設計,每戶都有綠地可種花種菜,並建造村民信仰中心及平埔文物館。導覽員認真詳細地解說,帶領參觀她的新家、喝自釀的十種果醋,從她展現的笑容與熱情,我們知道她的心與家都安定了。

鄰近的小林村紀念公園已於2012年初完成,它訴說著那場深沉的傷痛;聳立的紀念碑高達9公尺,是用大水沖刷而下的石塊堆砌而成,提醒人們大自然驚人的力量;追思平台可眺望小林村原址,堅強面對悲傷與苦難;刻印著老家門牌號碼的181棵台灣種山櫻花,是思念也是期盼。午後抵達民權國小,一座海拔800公尺的鑽石級綠建築,這所民間企業捐助、隱身山林的學校引來眾人驚呼,怪不得遠道來參觀的團體絡繹不絕,從校長、主任到老師們個個口才一流,提供最深入的導覽。曼陀羅花造型的木造圖書館、原木刻大門和部落畫家繪製的牆面、天花板的圖騰、建材用廢紙壓縮成的隔板和當地種植的箭竹、木地板是漂流木製作、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施…等等,集科技、環保、避難於一身的綠能學校,

 

活動前,主婦聯盟花了近乎兩個月的時間,募集綠繪本購書資金及童書捐贈行動,提供都市資源進入這片樸地中。在小朋友天真的笑聲與掌聲中,完成簡單隆重的捐書儀式。風災摧毀了孩子們的家園和校園,大人合力還給他們一所最美麗又「好玩」的學校。草坪上、幼稚園的孩子們一面跳著橡皮筋,一面眨著大眼睛對我們扮鬼臉,純真與快樂讓他們忘卻災難。夜晚的落腳處為寧妮谷民宿,坐落山巒環繞山谷中的美麗民宿。莫拉克風災中幸運逃過一劫,因交通不便,現在仍慘澹經營;年輕的彼勇兄弟和媽媽咬牙苦撐,期盼政府改善交通以帶動觀光潮。

 

次日來到達卡努瓦村,觀看卡那卡那富族的傳統祭壇,聆聽部落族長述說小米收成後舉行「米貢祭」的故事,感謝天地賜給糧食豐收,並參觀族人賴以謀生的段木香菇培育。鄰近的「秘密雞地」既是「女人的田地」,也是「有老人在的地方」。部落女人們的料理非常美味、養生又健康,食材全部取自後院種的菜、養的雞,用最天然的烹調方式和傳統口味,讓我們愉快地享用一頓豐盛、紮實又用心的午餐。災後的慌亂時刻,女人們成立了這個「窩」,讓大家互相慰藉扶持,並照顧老人。然而老人們不只是被照顧的弱勢者,而是智慧與經驗的傳承。災後漫長的重建工作,在此建立新基地To'onna tamu, 中文涵義是「有老人在的地方」。耆老指導女人們用部落傳統的方式和品種耕作、種菜、養雞、復育、儲備糧食等等;面對未來可能接踵而至的天災,當路段橋毀,救援進不來時,他們可以養活自己。並藉由老人的參與,記錄和尋找已逐漸瓦解的部落文化和尊嚴,工作站督導阿布娪熱切地述說一路走來的艱辛,雖緩慢卻已看到希望。

南沙魯村的災情僅次於小林村,多數村民已移居大愛月眉村,僅有16戶、約120人堅持遷回如同廢墟卻熟悉的地方,孤獨、艱困地過自己的生活方式。跟著部落設計師明有德走在土石崩塌淹沒的村裏,幾無人跡,山壁整片崩落,遭埋的小學只露出屋頂,雖已隔三年半,心情仍無比沈重。聽明有德悠悠地述說災變、搏命、救人、逃離、無助、迷失、哀嚎、思鄉、掙扎、人禍、奮鬥,終於2010年3月回到心繫的所在,擁抱傷痕累累的山林、破碎的家園,以無比的勇氣與毅力投入重建之路。走一趟那瑪夏,看很多想更多。與部落族人相處雖短暫,卻深刻感受他們的勇敢堅韌;面對資源短缺,政府漠視,天災難測,仍選擇回歸原鄉部落,與山林土地共生,獨立自主生活。讓我們凝聚更多具體行動幫助支持他們,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敬畏天地、愛護自然。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