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醫學角度看待基因改造

您在這裡

作者
蘇怡寧/醫學博士、慧智臨床基因醫學實驗室暨禾馨母胎醫學中心執行長

基因科學,或是基因醫學,一直是這幾十年來引領大家對科技期盼之焦點。

對於現今基因科技之演進,追本溯源必須由遺傳學之起源開始說起:現代遺傳學的奠基者是孟德爾,一個奧地利的修道士和科學家,於十九世紀中期以豌豆之雜交觀察實驗闡述了所謂遺傳之現象,但經過了一百年之探究與追尋,我們才找到並證實了所謂遺傳物質之存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DNA,直到現在,我們已經清楚的知道,所謂基因,就是一串DNA密碼所構成。

隨著基因分析技術之進步,在公元兩千年也完成了所謂基因體計劃,也就是說,把過去我們視為上帝生命密碼之DNA序列解構出來。

基因治療

目前已知人類有三萬五千到四萬個基因,這些基因隱含的資訊,告訴細胞在什麼時間該製造出什麼蛋白質,可能是激素,如生長荷爾蒙;可能是結構蛋白質,如膠原蛋白;也可能 是細胞上的受體。這些蛋白質的合成與作用,決定了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如果體內某個蛋白質功能出了錯,就可能會造成我們醫學上所謂之疾病,所以簡單說,這些因為先天DNA錯置所造成基因缺陷之疾病,雖說有時可以藉由藥物獲得控制,但畢竟這無法完全治療疾病。

因此,既然我們知道是基因出了問題,難道我們不能去改變這個基因嗎?所以基因治療之概念便由此而生。

1990年於美國開始了第一個基因治療計劃,首先將其運用於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嚴重複合性免疫缺陷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並獲致有限度之成功,之後,此概念陸續被試著運用在其他基因疾病上面,如囊腫性纖維化,血友病,和某些肌肉萎縮症等等。

但很可惜的,這些嘗試迄今為止並無法獲致令人滿意之成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基因片段都相當龐大,並且要將之置於基因組正確之位置上也是相當之困難。而同樣的基因治療也陸續被應用於癌症之標靶治療領域之上,試著將一些腫瘤抑制基因導入細胞當中,以產生治療效果,但同樣的,這仍然是一條漫長之挑戰道路。

目前所有基因治療面臨的首要頭痛問題,便是如何有效地將基因送入細胞,並且維持一定穩定時間的基因表現,而這個重要工作,就必須經由不同設計的所謂載體所執行。而目前被大量使用之載體來源,最主要就是一群經過修飾後之病毒,而以病毒當作載體所衍生一連串之副作用,這也是基因治療中最大之疑慮,也就是安全性之考量。

運用於作物上的基因技術

至於運用於植物之基因改造,也就是我們所關注的基因改造食品之議題,在某種程度上,顯現出比在動物體中來的成功許多,不論是可以在人口急速增加後,提高生長速率產能以解決糧食供應不足與全球糧食生產分配不均之問題。

不論是增強農作物耐除草劑、或抗疫病、抗病蟲害,改良農藝性狀減少農藥的使用等等;亦或是幫助克服惡劣生產種植環境,例如過熱、過寒、抗 旱、抗澇等等;或是添加食物的營養素—例如增加蛋白質、維生素,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例如含維生素A的黃金米等等不一而足。

但在這些看似成功科技之背後,問題是,這些技術真的安全嗎?

全人類的臨床試驗

即便直至今日,從基因體計劃完成之公元2000年算起,13年過去了,即便基因密碼被解構出來,但許多基因所代表之意涵與功能,我們必須承認,仍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當然,科學發展是具有無限想像與可能的,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科學終將有所突破,但是,在現今之情況下,如果我們認為這樣就可以試圖去操控基因表達,筆者認為這恐怕是太過躁進與太過樂觀了。

筆者必須強調,在醫學上一貫之態度與精神,就是必須一再證明與確認,這項新的技術與療法不具風險或是必須闡明風險才得以運用於臨床。但我個人比較無法理解的是,目前有關當局對於基因改造食品之態度,則是採取「無法證明有風險就可以上市」,這樣比較寬鬆之標準。

在邏輯上,這顯然是相當令人擔憂的。在科學的角度上來看,我們似乎是在全人類進行一項大規模之基因改造食品之臨床試驗,而這實驗之結果,或許在二三十年後可以看出端倪,但問題是,我們承受得起這樣之結果嗎?這實在值得大家深思。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