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提升小麥自給的行動—朝向0.1%的努力

您在這裡

作者
劉潔鳳/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
 
2011年主婦聯盟合作社成立十週年,同年舉行「碗中的未來~糧食自給在地行動論壇」,號召社員、農友、生產者,思索並轉化實際行動的可能,也積極呼籲民間組織和政府共同關注台灣糧食的未來。2012年,合作社持續聚焦提高農糧自給的議題,將提升糧食自給率化為實際產品開發、活動與宣傳。2013年透過「共食」的概念,開展糧食自給的社員日常實踐。
 
全球糧價上漲,本地食物安全出現危機
 
2012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為32.7%,官方統計小麥與黃豆自給率仍為0(不到0.1%)。自2009年開始,小麥已躍升成為台灣最大宗的食用作物,進口量幾乎等同於台灣稻米產量。2012年進口小麥高達134萬公噸,已經超過117萬公噸的本土稻作收成。
 
農業專家及大多數人一樣,從來不知道台灣可以生產小麥。
 
2007年,全球糧食大漲,麵粉持續上漲,許多麵包店因此歇業。與主婦聯盟合作8年的生產者—喜願麵包坊的經營者施明煌開始思考,「難道台灣種不出小麥嗎?」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發現,台灣在日本統治時代開始種植小麥,至今仍有小面積種植,供應酒廠製麴之用,於是開始尋訪農友栽種小麥。
 
從2007年11月契作的1公頃面積,2008年春天收成1.5公噸。一直到2013年的秋作小麥,生產者已經定下擴大栽種面積為500公頃的企圖心—取名為「麥向500」。
 
目前本土小麥的產量也開始趨向穩定,主婦聯盟合作社供應了100%本土小麥的麵條、全麥粉及麵粉,也鼓勵所有烘焙生產者在產品中使用本土小麥。各地區擅長手作中式麵食及西式烘焙的社員,幾年來也展開對本土麵粉的 DIY手作,從三年前的餅乾、蛋糕、中式饅頭、麵條,到2012年舉辦了「農糧自主行動糰」,到各站所推廣本土小麥粉的手作活動,讓使用本土小麥來生產麵食及點心從「不可能」成為「種得出來、也吃的到」。
 
透過本土小麥復耕的成果,生產者也意識到稻麥同屬禾本科,持續栽種反而導致地力貧瘠,但若透過豆麥輪作,利用豆科可固氮的特性,反而可以養護地力。故2011年生產者開始號召小麥契作之農友種植大豆,積極加入大豆復耕計畫,替農友取名為「大豆特攻隊」。
 
開發更貼近生活的台灣本土雜糧製品
 
幾年下來,本土小麥、大豆收成有一定的總量,主婦聯盟合作社也面臨更直接的挑戰,就是如何將這些原料大豆和小麥轉化為社員容易接近及使用的產品。
 
一、原豆供應~本土黃豆、本土黑豆:為增加接觸本土食材的真實感,一部份的黃豆和黑豆以小包裝供應,供社員在家料理,如自製豆漿、黃豆多榖飯。
 
二、台灣第一瓶本土黑豆漿:將黑豆轉化成黑豆漿仍是最方便利用的方式,2013推動「黑豆漿共同購買」,以6月共購達5,000瓶,7至9月以九折優惠供應,利用集結大增。自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共供應超過71,000瓶黑豆漿,約使用1.2噸的黑豆。
 
三、中秋月餅開發:主婦聯盟2012年第一次推出低食物里程的中秋節月餅禮盒,採用100%台灣小麥粉、黑豆和紅豆,三款月餅。
 
四、濃濃本土味的醬油:2012年喜願也送了一批本土小麥、黃豆和黑豆釀製醬油,歷經半年,2013年初 「喜願白醬油」登場。
 
   
 
與生產者共同提升的糧食自主
 
這些新食材的可能性都是透過與生產者合作,一樣一樣地,把生活材配方逐漸以本土原料替代才可能生產。
 
幾年來,主婦聯盟合作社支持了雜糧及小麥在台灣擴大生產的消費支撐力,這是我們實踐對抗市場經濟的替代選擇。這些過程中,社員與職員都共同體認到從農地到餐桌,還有一些生產夥伴是不可缺少的。
 
2007年因為生產者對抗原料飆漲,想要自立自足的小農契作小麥的對抗行動,讓小麥品種「台中選2號」重新被種植與認識,五年後竟然也成為扭轉農業政策的力量,農業試驗所也願意重啟小麥育種的研究工作。
 
我們期待在進口小麥仍持續增加的現況,未來兩年以挑戰0.1%小麥自給率為目標,邀請社員在生活材開發與利用上持續努力。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